贾家忠一拍脑袋瓜说道:“哎呀,这件事情确实怪我!当时,任命应一伟为贾书记秘书的时候,就漏了一行字,应该把他的级别提上一级,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我应该怎么做了。回去之后,我一定要好好的批评下面这些办事的人,怎么能对工作这样不负责任呢?让人家去负责那么重要的工作,怎么在行政级别上不给人家做相应的调整呢?”
看到贾家忠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孙书庭也笑了,他知道贾家忠是为这件事情在寻找借口而已。但不管怎么样,以组织部有关干部工作失误为名,就可以把应一伟的级别按当时下文件的日期提上一级来,这就为现在再给应一伟加担子而创造了条件。
“哈哈,贾部长,工作当中都有失误或者犯错误的时候,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让下面的同志改正了不就行了!我的意思是,正好利用这次机会,让应一伟同志在秘书一处挂一个副处长的名。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他的工作,对于我们市委办公厅的领导工作也是一个加强嘛!”
两人心照不宣的结束了这场谈话,又去忙他们该做的事情了。从这一件事情上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一个干部的提拔就是再坚持原则,这里面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贾不凡没有和孙书庭讲应一伟这件事情,也就不会有孙书庭和贾家忠今天的这场谈话了。
假如孙书庭和贾家忠的关系不是太好,两个人也不会在应一伟在这件事情上,这么快就形成了统一认识。应一伟也就只能还待在他副科级的位置上,干着本来应该是由副处级甚至是正处级干部所应该干的工作。
如果有一天贾不凡要把他放下去进行锻炼,那个时候再一看应一伟的档案,竟然才是一个副科级干部,笑话可就闹大了,再要想补救可就来不及了。有可能就会影响应一伟今后的进步,甚至是他的一辈子的前途。
有些人评论一个能快速升迁的官员,常常会说这个人的官运好,其实也不尽然,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在他的提拔上所占的分量有多少。只要是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官员的提拔也是非常快的。
不说别的,孙书庭和李青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没有贾不凡,他们两人的官能升得这么快吗?答案是否定的。不是还有这么一句话吗,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官场规则。
现在的官场上说白了还是人治最为重要,对于一个官员的提拔,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上级才能提拔下级。一个人再有本事,进不了领导的视野,领导根本就不了解你,不知道你的本事有多大,或者说虽然知道你有本事,但你和他又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对你的人品根本就不了解没把握,不知道用了你对他是有利还是有弊,所以他依然还是不会用你的。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清楚,因为没有哪一个领导会傻得在自己身边放一颗定时炸弹。他宁愿用一个没有本事自己好控制的人,也绝不会去用一个自己控制不了又有真本事的人。
因为一旦用了这个有真本事的人,就会对这位领导本身构成了威胁,领导要是不千方百计地把你搞下台就不错了,你要想让他提拔你,连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