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审讯,是由中纪委第六检查室的主任曹凤山主持的。曹凤山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正厅级纪检干部,自从中纪委重新组建那天起,曹凤山就加入了纪检行列。随着岁月的流逝,曹凤山也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半大老头子了,职务也从一个副科级干部熬到了现在的正厅级。
随着年龄的增长,曹凤山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尤其是在审讯贪官方面更有他独到的一面。他曾经不吃不睡地陪着一个贪官熬了三天,终于撬开了那个贪官的嘴巴,完成了好多纪检干部没有完成的任务,在纪委里人称“曹疯子”。
正是由于曹凤山经验丰富,王红在接受中纪委双规焦宁军任务的时候,就在李忠胜的面前软磨硬泡把他要到了自己的麾下。想利用他的经验来完成中纪委第一次交给她的任务。
曹凤山在一开始的审讯时,就遇到了焦宁军的顽强抵抗,无论问他什么问题,焦宁军都是采取了三不措施,不睁眼、不抬头、不说话!
凡人不开口神仙也没办法!曹凤山经过一番准备,迅速改变了审讯的策略,开始和他聊起了家常。这一聊就聊了两天两夜,期间谁也没吃饭没休息。到了最后,曹凤山也熬不住了,焦宁军也因为血糖低,被紧急送往了武警医院进行治疗。
焦宁军的身体刚有好转,又继续接受审讯,依然还是老一套,任凭曹凤山磨破了嘴皮子,他依然还是采取“三不”措施,让曹凤山这个疯子也没有了疯劲,一直在王红面前说他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专案组在外围调查焦宁军的一帮人,也同样铩羽而归。他们把焦宁军的办公室以及他家里仔仔细细的搜查了几遍,愣是一点犯罪证据也没有。唯有的存款只有不到二十万元,这点钱对于一个副部级的政法委书记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要是属实的话,还真可以称得上是清正廉洁的典范了。
这个时候,调查组内部也渐渐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说,可能是焦宁军在工作当中得罪了施可波,而施可波在被双规之后是为了泄私愤,才故意栽赃给焦宁军的。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在焦宁军的办公室和家里都搜不出任何的东西来呢?他本人在调查组里又是这么能够沉得住气呢。
不仅是调查组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就是王红本人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平日里从不与她联系的政治世家的老人,也从京城给她打来了电话,装作关心她工作的样子,拐弯抹角地暗示她,既然没有调查出人家什么问题来,就不要再追查下去了,免得搞得事情不好收场,让他们老王家也不好做人。
李忠胜那里也是同样如此,接到的电话也绝不比王红少,甚至还要更多。就是分管纪检工作的六号首长也亲自给他打电话,询问焦宁军案子的进展。
虽然六号首长在电话里没有讲什么,但是李忠胜也可以听得出来,六号首长的心情很不好,想必他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专案组召开了一个小组长会议,分析和研究焦宁军案子的侦破办法。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主要提出了两点建议,一,采用歇人不歇马的战术,轮流上场,为了不使焦宁军再次住进医院,在审讯期间可以按时供给焦宁军的饮食,以疲劳战术撬开他的嘴巴。第二,扩大侦查范围,对焦宁军的亲戚和朋友也展开调查,力争从他们那里取得焦宁军的犯罪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