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李乐骑着马,来到监国太子身前,不知有意无意,居高临下看了一眼才下马。
禀太子,臣弟不负圣望,伪顺覆灭,徐逆已除。
乐弟辛苦,快快请起。
监国太子连忙上前将李乐扶起,夸赞道:乐弟真乃国之柱石,孤远不如矣!
周围迎接的百官、皇族面色略显奇异,监国太子明显话里有话,此时正值朝廷大胜,若是燕王顶撞几句,乐子可就大了。
李乐躬身说道:臣弟不敢与太子哥哥并论。
监国太子闻言,笑意盈盈,看燕王顺眼了许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父皇还在宫中等乐弟。
臣弟领命。
李乐表现谦恭有礼,看得百官、皇族微笑颔首。
传闻燕王对监国太子不尊,屡屡在公开场合针锋相对,于国朝安稳不利。此时看燕王表现,尽是些捕风捉影的谣言,明明是兄友弟恭嘛。
献俘过程没发生什么意外。
随着处决一个个伪顺官吏,洛京百姓发出一声声欢呼。
即使听不懂内侍编织的罪名,只要砍的是大官就行了。大家就是来看这个,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脑袋掉了疤瘌还不如猪头大。
唯一可惜的是,竟然没有人喊冤,一个个哑巴似的等死,热闹看得不圆满。
招安的事情,百姓们并不知道,对朝廷颜面不好。
朝廷不会承认有招安,即使招安之事流传出去,那也是燕王破敌的计谋。
李乐为了朝廷着想,将俘虏们一个个封了穴道,免得喊出些不中听的话。
献俘结束后,李乐随着内侍司来到万寿宫。
南征至今,明明只过去了四五个月,李乐再次进入万寿宫,感觉陌生了许多。
没有了讲经的真人,没有了袅袅定魂香,唯有高高在上的景泰帝没有变化。
儿臣拜见父皇!
李乐三叩九拜,高声道: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乾是没有这句话的,诸子百家的大儒们,丢不起这个脸。回京途中,李乐请周易喝酒时候,学会了这句话。
果然好用。
景泰帝阴沉脸面缓和了许多,挥手道:起来吧。
谢父皇。
燕王站起身来,低头躬身,一副认错姿态。
南征之事,做的不错。
景泰帝话音一转,说道:可惜让徐逆逃脱,终究没能灭绝大患。
儿臣无能,请父皇降罪!
李乐立刻跪下,连连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