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叶满枝吴峥嵘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140-150(第38页)

140-150(第38页)

“那敢情好,我这就将人召集过来。”

听说副厂长要开会,大家不用劳动了,几百号人立马放下手上的工作,跑到厂房前的阴凉地席地而坐。

叶满枝站在空地的最前面,举着大喇叭笑道:“我作为副厂长包干咱们罐头车间,已经有些日子了,原本想把第一次座谈会放到罐头车间重新复产复工那天,但是今天正好有机会,就想趁着休息时间,跟大家聊聊。”

侯主任回身对职工们说:“叶厂长已经站在大家面前了,有什么问题就当面问!”

人群里旋即便有人喊道:“厂长,咱们罐头车间什么时候能复工啊?”

“哎呀,你这问题问的不对,应该问罐头车间还能复工吗?”另一个年轻工人笑着调侃。

“哈哈哈~”

他周围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大笑起来。

叶满枝看向那个提问的工人,笑着问:“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

“马志超!”年轻人昂着下巴说,“咋地,厂长有什么指示?”

“厂长没什么指示,马志超,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叶满枝笑问,“咱们罐头车间去年的总产量是多少?”

“一两千吨吧。”

“嗯,2100吨。”叶满枝看向前方所有职工,继续问,“有谁知道去年全省的罐头产量吗?”

职工们不关心这些,自然答不上来。

侯主任稍稍有些了解,主动举手说:“三千多吨吧。”

“对,1963年,全省共有2家罐头厂,1个罐头车间,罐头总产量是3190吨!”叶满枝举着喇叭高声道,“滨江第一食品厂的罐头车间,就是全省唯一的罐头车间,咱们的产量,占全省罐头产量的三分之二!这是什么概念?”

有职工与有荣焉道:“咱们是全省的第一呗!”

“对,在罐头生产这方面,咱们是这个!”叶满枝竖起一个大拇指,“很多同志都知道我之前在省工业厅工作,省厅领导其实一直在扶持咱们本省的名牌产品。第一食品厂有几十年的积累,算得上是老字号,滨江牌和长城牌罐头在外地的知名度相当高,我甚至在北京王府井的柜台里看到过咱们厂的产品。”

职工们既欣慰又惋惜,有人遗憾道:“好汉不提当年勇,车间都烧了,还提那些有啥用?”

叶满枝说:“车间烧了,但招牌还在!只要招牌还在,无论是省里,还是厂里,都不可能放弃第一食品厂的罐头车间!咱们厂有成熟的技术,有熟练工人,重建复工,比新建一家罐头厂要划算得多!”

“最近厂里有一股流言,有人说厂里要精简罐头车间的人员,”叶满枝掷地有声道,“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股流言完全是无稽之谈!”

“这几年城里在精简人口,咱们食品厂也精简了一些,大家的担忧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希望大家能与时俱进地看问题,从去年开始,咱们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全面复苏了!如今正是要大搞生产,比学赶超的关键时期。”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咱们厂里,不但不会精简职工,时机成熟的时候甚至还要继续扩招工人!”

人群里的议论声嗡嗡一片。

“真的假的?咱们厂要招人啊?”

“需要人手的时候,当然要招人!”叶满枝问,“大家知道上海梅林罐头厂有多少职工吗?”

侯主任猜测:“以他们的生产规模,至少要有上千人吧?”

叶满枝伸出两根手指:“梅林有两千名职工!而咱们第一食品厂的罐头车间有多少人?正式工加上临时工,一共637人!我听说咱们厂有个口号,是什么来着?”

人群里当即便有人齐声喊道:“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

“对,咱们的目标就是赶超先进!作为全省最大的罐头生产企业,咱们的目标从来不只是复产复工,而是赶超全国的先进企业!”

马志超用大部分人都能听到的音量说:“现在连一套完整的生产设备都没有,怎么赶超人家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