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身穿红衣,拿着奇怪厚背大刀的刽子手上前来了,这副造型,是张昭特意设计的,连刀的形状也是。
“奉诏令,孙晟、韩熙载狂悖犯上,即刻处死,使团随从,一同打杀!”
张烈成话音刚落,一百多南唐使团成员立刻就哭成一片。
孙晟毫无惧色,他甩开押着兵丁后,整理整理了衣冠,向着东边一拜再拜,“臣谨以死报国!”
韩熙载虽然浑身发抖,但还是一头扎到在地上,学着孙晟的样子,凄声大喊。
“大唐知制诰,北海韩熙载,今日死国矣!”
其中使团几个官员,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后,也开始整理衣冠。
李昪、李璟父子兴文教,各地大建书院,别的效果暂时还没有显现,但忠义之臣还是培养出了几个。
本来周围的周国文臣武将,都是怀着一点点愤怒来看热闹的,这些南吴人如此不知好歹,合该他们被杀头。
但这会,南唐使臣团孙晟、韩熙载以下,二十余人整理衣冠,口中说着以死报国(君)的话,算得上是从容赴死,瞬间就让周国文武的心,不那么是滋味了。
其中感同身受的,还是皇甫遇的侄子皇甫冲和王清之子王守均。
二人此时都在军前效力,一起扑了出来,对着张烈成喊道。
“听闻圣君明主不杀忠义之臣,请指挥使禀告圣人,且饶了他们吧!”
这个角色,本来是要由慕容信长来扮演的,结果没想到,真有人提前出来了。
皇甫冲和王守均这么一说,白从信、李存惠等数十位文武都出来请命,张烈成只能点了点头,飞马去请示张昭。
不多时,张昭就来到了刑场,众人齐齐跪下,白从信领头出来说道。
“此二人不过是不开眼的书生而已,杀之有损圣人声誉,不如赦免他们,以彰显圣人之德。”
张昭没有回答,而是看着孙晟和韩熙载:“汝二人,宁死也不愿告之江宁实情吗?”
韩熙载敏锐感觉到了张昭态度的变化,生怕孙晟再说硬话惹恼张昭,抢先出来回答。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可因荣华富贵就出卖主上?”
孙晟其实也不傻,他看着张昭喊道:“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此先贤所推崇,亦是某之愿!”
张昭喟然叹了口气,“果是忠臣也!想来皇甫太师、洺国公、应国公、太原郡公等不屈契丹而死,就是此般模样。
适才听闻章西豹回报,洺国公与两千将士的尸骨已经取回,皇甫太师之夫人也已经找到。
王守均你来看,此是否汝父所用之扳指?”
张昭拿出一个刚被锦衣卫送来的扳指,王守均闻言上前,接过扳指就泪流不止。
“回圣人,正是臣父亲遗物。”
接着,一众宫人簇拥着一个老妇前来,老妇做女尼打扮。
原来皇甫遇的正妻霍氏在听闻皇甫遇自杀殉国后,就心灰意冷出家为尼,还是在她家乡蔡州的一间小庙,难怪找不到。
皇甫冲跪伏在地上,凄声对张昭说道:“回圣人,正是臣之伯母!”
张昭把王、皇甫二人扶了起来,骄傲的看着孙晟和韩熙载。
“南国有忠臣,朕之北国也有义士,日后天下一统,忠臣义士当不再分南北,也不再效忠于割据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