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于禁那边那场败绩,是真躲不了,敌人太阴了。
而徐晃这边,原本小心一点是有可能避免的。霍峻用的诱敌之计,仔细推敲一下就能发现其实还挺拙劣的。无奈曹军轻敌了,不够重视。
这也算是霍峻初出茅庐、声名不显带来的“新手号福利”,但凡刘备军在上庸这儿换任何一个名声在外的将领,徐晃都不可能中这次招。
事已至此,也只能领受败绩之责了。
……
徐晃战败的消息,又过了两天之后,便分别传回了襄阳和宛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襄阳的曹仁,听说又丢掉了八千人马,不由很是郁闷。
十天之内,于禁刚丢了三万多人,再加上徐晃这边的,加起来可就是四万大军消失了。
此消彼长之下,刘备军对曹军的兵力劣势,被极大扭转。攻守之势,也就此扭转。
曹仁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敢固守襄阳、樊城和岘山大营这三个枢纽节点,等着刘备军有所动作。
另一边,身在宛城的曹操,得知这场小败绩后,也忍不住又头疼了三五天,着实吃不下睡不着,长吁短叹了好几天才走出来。
徐晃损失的兵力,从绝对人数来看并不算多,但连战连败对曹操的心态打击太明显了。
这也让他更加不冷静,对前途的展望也更加悲观。
“刘备手下能人,竟如此之多了?一员无名下将,都能稍挫徐公明这样的悍将,真是……打败文则的黄忠,打败公明的霍峻,原先不都是刘琦麾下的么?
为何这些刘表的旧将,在刘表手下时不能建功立业,到了刘备手上,短短两个月内,便如脱胎换骨一般?莫非刘备真有神助?还是说,这个神就是诸葛瑾?”
五十四岁的曹操,居然开始有点迷信了,他实在理解不了这一点。
这也不能怪他,毕竟黄忠和霍峻,之前确实声名不显,曹操和曹仁,也正是因此才轻敌的。
最初的挫败后,曹操也很快想到了,大约七八天前,自己曾让司马懿先回许都、跟荀彧或是郗虑联络,让他们先运作铺垫荆北之战的封赏升迁事宜。
手下文武的升赏,那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曹操本人需要借着平定刘表的大功,赶紧落袋为安升一升爵位。
丞相的位置,他已经坐了三四年了,官职方面已加无可加。但他的爵位还是武平侯,这一点根本不足以体现曹操冠绝群臣的地位,这次运作,主要的突破方向就是爵位。
刘备的强势,也让曹操越来越觉得这么做很有必要。
他必须用一次逼迫朝臣站队的操作,来看清朝中还有哪些人,对他不是绝对死忠,而是三心二意地团结在汉室的旗帜下。
想到这儿,曹操忍不住揉了揉脑仁,然后吩咐心腹,再派人去许都联络,催问司马懿情况。
不过,说来也巧,曹操的使者还没派出,给司马懿的密信,也还没来得及写完。
当天晚些时候,许都方向,司马懿居然主动派了人,送回一封密信,向曹操禀报所领差遣的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