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自然有粥棚救济,不过都在城外。可人多粥少,身强力壮者多吃,体弱胆小者少吃。这个小家伙肯定是在城外混不到吃的,不知怎么混进了城。”
蔡攸依然在狡辩,徽宗却长叹一声,官府存粮不够,他也有心无力啊。
正在这时,一群衣衫单薄的小孩端着破碗,从他们跟前跑过,还向那个叫虎头的小孩打招呼道:“虎头,观音姐姐又发吃的了,去晚可就没了……”
话音未落,人已跑远。
“他们是谁?”徽宗好奇问道。
“是和我住在一起的伙伴。上次观音姐姐发好吃的,我就没抢到,这次有小哥哥的馒头,我就不去跟他们抢了。”
“观音姐姐?”
“就是前面那个最大最漂亮的楼里住的一位大姐姐,像观音菩萨一样好心肠,也像观音菩萨一样漂亮,她有时候会拿一些好吃的给我们,可惜我个子小,抢不到。”
哦?徽宗和蔡攸看着小孩指的正是李师师花楼的位置,不禁好奇心起,徽宗对蔡攸道:“一起看看。”
“主人,后巷阴暗,您身份尊贵,还是不要去了。”
蔡攸想要阻止,却拗不过徽宗,只能硬着头皮跟了过去,穿过几个小巷,顺着那些小孩的踪迹,走到了花楼的后门处,远远的就看见在一群小破孩的包围中,那个清高典雅的楼中花魁师李师正将一些剩菜剩饭分给那些孩子。
虽然说是剩菜剩饭,却大都是那些权贵公子们的餐点,对于那些忍饥挨饿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珍馐美味,天赐之物了。
徽宗看到热闹非凡的大街背后,却聚集了这么多穷苦灾民和乞丐,又看到不顾孩子们身上肮脏,欢笑着分发食物的李师师。心中五味杂陈。
师师姑娘向来以清高,冷绝著称,为博得美人一笑,费尽心思都未必能得她一个微笑,却不想,竟然在这里绽开最美丽的笑容。
徽宗正看着发呆,肥胖的李姥姥从后门冲出来,对着李师师姑娘横眉怒目,骂道:“小贱人,还不赶紧多接几单生意,否则咱们连逃出东京城的盘缠都不够!”
说完连拽带拉的将李师师拉回了楼内。
“这个死肥婆!”
看到女神消失,徽宗勃然大怒。
“官家,此事我来处理!”
蔡攸见徽宗动了真怒,连忙担下任务,今天这次出宫的事儿有点办劈叉了,他得赶紧想法儿弥补。
徽宗又看了看那些冻得瑟瑟发抖,衣衫单薄的乞丐,心有不忍,道:“都是一些可怜人,安置好他们!”
“官家放心,此事我一定办妥。”
蔡攸又是大包大揽。
待将徽宗送回宫内,蔡攸找来开封府尹吩咐道:“官家微服私访,看到城内许多乞丐,很生气。官家心善,最见不得人可怜。你明白怎么做了?”
“下官明白,明日之后,城内绝不会再看到这些乞丐。”
十月初十。
徽宗终于同意迁都西京。
众臣弹冠相庆,纷纷准备车马,想把多年积蓄都一起拉到西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