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勿忧,我麾下三万秦晋军虽然新建,但兵器铠甲不缺。我已命令他们日夜巡逻严密防守,定然可以抵挡些时日,一旦萧干将军领兵来援,必保大王安然无恙。”
李处温耐心安慰。一个好忽悠的大王,也算是个好大王。若是像天祚帝那样刚愎自用的家伙,反而难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此时,本王也只有依仗先生了。”
耶律淳拉着李处温的手泪眼婆娑。
萧普贤女在幕后看到二人如此做作,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九月初四,晁盖自定兴县领兵出发,攻占涿州。
九月初五,晁盖大军攻占房山。
九月初六,晁盖大军抵达丰台,遥指燕京。
梁山大军一路行来,纪律严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呼延灼连环铁马开道,威武雄壮;史文恭雷鸣骑高头大马,长枪如林。沿路百姓无不骇然,却又有一股自豪在心间涌起。
“这就是我汉人的军队吗?”
“还真是威武啊。”
“听说还一战灭了那些瘦军呢。”
“是那些丧家之犬,却比狼还凶的瘦军吗?”
“之前听到传言还不相信,你看看这铠甲,这兵器,这高头大马,灭瘦军理所当然啦。”
。。。。。。。。。。
天色已晚,梁山大军驻扎丰台,准备第二日进攻燕京城。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燕京南院大王宫中,耶律淳似乎就会这句台词,翻来覆去的说。众多大臣面露土色,喃喃不敢言。
契丹大臣不敢言战,耶律大石葬送了燕云最后五千契丹成建制军队,各家虽然还有一些豪奴护卫,但那是他们护家用的,不愿献出。
汉人大臣不愿言战,梁山大军连破涿州、房山、丰台三城,显示出强大的野战和攻城能力,这时候应该赶紧派遣使者去求和,而不是言战啊!
众人同样不敢言和,因为现场还有另外一位赳赳武夫,正是从北边长城一线赶回来的奚族六部头领萧干萧大王。
萧干身长八尺,金披风,白狐帽,腰胯弯刀扫视众人,目光在文臣之首李处道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对众人冷哼一声,跨步而出道:“大王不必担心,我军已经查明,前来的南朝军队不过三万余人,貌似雄壮,实则不堪一击。我奚族一万勇士已经修整完毕,只需再为我们补足箭矢,今夜我便领兵出城,夜袭敌营,将南朝将领首级献于帐下。”
萧干作为奚族首领,一生征战,少有败绩,即便在金军入侵的战场也获过几次小胜,因此信心十足。
“萧卿忠勇可嘉。但那南朝来势汹汹,不如谨慎些,带两万汉军随行。”
耶律淳建议道。耶律大石五千兵马一战而没,他怕萧干也重蹈覆辙,所以耐心劝道。
“完全不必!”
萧干干脆拒绝:“我麾下勇士皆为奚族骑兵,弓马娴熟,冲锋无敌。若是带着汉军,只会成为我军拖累!”
“萧大王所言极是。”
李处道脸上笑嘻嘻,心中暗骂,你自己找死,我手中的汉军还不想奉陪呢。
耶律淳本来就是个柔弱的性子,见萧干如此坚持,只得同意。
“祝萧卿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