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继续问道。
“是…还是黄通判,他说在浔阳楼发现一首反诗,写反诗的人名为宋江,跟谣言说的人一模一样。”
“你信吗?”
“我。。。。。。”
以前蔡九是信的,觉得黄文炳解读很精准。可现在越想越蹊跷。
“九公子啊,我在京城这么久,只听闻山东晁盖横纵无敌,让太师头痛不已。可从未听闻过什么: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太师他老人家更不会因为一个不认识的宋江,给你写这封信啊。”
“啊,难道说?”
“对,你被骗了!”
晁盖满脸真诚的肯定道:“有人冒充太师的笔迹给你写信,诱导你做出错事!若是此事得逞,你会如何?”
“我,我,羊兄,救我!”
蔡九越想越心惊,竟然有幕后黑手如此针对自己?这人是谁?还用想吗,肯定是不想自己被父亲重视,想要让自己永不翻身的人啊!
蔡九脑海中补充出了十几万字的家族内斗大戏。
“太师何等样人,岂能真被骗过。所以这才命我南下,前来相助九公子。九公子啊,你在太师心目中,不一般呐。”
所谓推拉之术就是如此,紧张过后,要给点甜头。
“真的吗?我就说,父亲一定不会相信那个小人之言,父亲心中是有我的,呜呜呜!”
蔡九激动的快哭了。
晁盖又从怀中拿出一封没有开封的书信,递给蔡九道:“这才是太师真正想要对你说的话,请九公子过目。”
蔡九激动的接过信封,看上面蜜蜡封装完好,打开信件,阅读完毕之后,泪流满面,向东京汴梁方向跪地,磕了三个响头。
晁盖这时候也不能装大了,站起身来,妆模作样的鞠了三个躬。
“多谢羊兄,若无你来,我果真大祸临头矣!”
蔡九真诚的感谢道。
晁盖点了点头,又扬了扬那个开封的书信,道:“太师命我拿阴阳双信前来,此开封书信为阳信,太师还故意按了一个“翰林蔡京”的印章,即是破绽,也是陷阱。谁参与了陷害九公子,用此信一试便知。”
“我明白了!”
蔡九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目标,目光也变得狠毒起来。
“来,九公子,酒喝到此处,才有了三分味道啊。”
晁盖举起酒杯笑道。
“好,羊兄,祝我们携手捉贼,满饮此杯!”
“请”
“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