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
这样生产出的成品质量,反而还不如完全由一个工厂单独生产出来的产品可靠。
所以这项标准的制定。
将直接影响到将来,各个工厂之间分工协同是否能够顺利的推广。
朱君洛将质量体系标准的制定,和工厂分工协同的关系说出来后。
在场的各部官员都深以为是。
虽然现在工厂分工协同,生产出的产品还都是一些简单的产品。
即使产生一些微小的偏差。
但由于其结构简单,组成的零部件较少。
其弊端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但工业部的吴天放和军工厂的范思聪。
对此深有体会。
因为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中。
有一大部分是机械和火枪火炮等机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
所以他们为了保证最终生产出的机械和枪械火炮质量合格可靠。
只能通过在工业部和军工厂内部制定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生产标准。
才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保持较低的劣品率。
所以他们对此深有感触。
朱君洛提出质量生产体系的建议后。
吴天放和范世聪第一个赞成。
最后,集体商议由工业部和科技部牵头。
军工厂,钢铁厂等一系列大型工厂配合。
共同制定工厂的质量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