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介绍桓伊的时候,司马曜抬了抬眼皮,突然说道:“这就是那个谯郡桓氏的人吗?”
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再说任何挑刺的话,他的话也十分正常,但是,顷刻间,桓伊还是冷汗直冒。
因为,他是当局者,他太清楚,司马曜这句话的来历了。
凡是出身谯郡桓氏的人,我们都不信任,为什么找他们家的人?难道,我大晋没人了吗?
被这样的挑剔了一番,即便后来桓伊还是成功赴任了,但是,他也很清楚,司马曜是不相信他的。
而对于他来说,能够清心寡欲的过好日子,并且把江州把持在自己的手里,就已经不错了。
会与更进一步?
别开玩笑了!
不可能的!
于是,长久下来,桓伊的进取心也就淡了,再加上,他本来就不是野心勃勃的那种人,给他一块地盘,他可以建设的很好,但是呢,他也不期待有更大的建树。
在江州,他也算是自得其乐。
转折点就在襄阳,自从和王谧见过,可以说,把桓伊那平静的内心彻底搅了个天翻地覆。
自此之后,他的内心就时常涌动着一股躁动的情绪。
他知道,那是期待建功立业的野心。
对于他这个人来说,这样的野心也说不清是好是坏。
好的地方自然是在于,男子汉大丈夫,有谁不想建立一番功业?这不正是他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吗?
桓伊也终于算是觉醒了。
坏的地方也是有的。
毕竟,桓伊的清闲日子实在是过的太久了,真的可以振作吗?
振作,毕竟是一件很耗心力的事情,作为一个世外高人,懒散惯了的将军,要是让桓伊去做个世家公子,闲云野鹤,不时的参与一下朝廷上的事情,或许还可以。
但是上阵打仗?
一时半刻的或许还可以,时间长了的话,那就不一定撑得住了。
要想和王谧一起成就宏图大业,非要拿出非常大的决心勇气才行。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难的很呐。
于是,现在桓伊的心情,就是在八分的胆气和二分的摇摆之间反复切换,当然了,虽然是反复横跳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的北伐,桓伊是一定要参加的,而且信心十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那些所谓忧虑,都是将来的事。
他更多的考虑的是将来,一旦大战获胜,平定了北方,王谧也走上了高位。
他桓伊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