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跪着,他们哭着,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而从那一双双泪眼当中透露出的眼神,满是杀意!
杀!
屠杀正要开始,仿佛是在所难免,在王恭先动手的前提下,殷仲堪的家人似乎有了动手的道义性。
是你王恭先不仁的,别怪我们不义!
不知不觉之间,王宰辅就多了一个仇敌,而这个仇敌可和王谧那样的插科打诨之徒不能比。
这是实打实的仇恨,痛到血骨之中的,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从今往后,这些侥幸存活的殷家人,他们人生的目标就只剩下一个:除掉王恭!为主公报仇!
要不了多久,王恭就会觉出王谧的好来,王侍郎一心只是追求自己的事业,才不会主动和王恭结仇。
至于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就更是不热衷了。
私人的仇怨和战场上的杀伐,从来都不是一码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王谧听闻殷仲堪死于王恭之手,会如此的别扭。
原因就在于,战场上的杀伐,不论战况多么惨烈,那也是形势所逼,征战的双方说不定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
而战士各为其主,就算是腰上系了十几个人头,他也是正义的。
可是,离开了战场,脱离了那种情境,这种天然的正义性就消失了。于是,这种私人的相杀行为就是要受到严惩的,而杀人者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也是相当的巨大的。
不只是王恭心理压力大,就连王谧都连带着感受到了那种无形的压力。
如果不是殷仲堪来投靠了他,如果他能够把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料想的更加周密的话,说不定,殷仲堪就不会死。
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况且,几次三番找上门的,也是殷仲堪,并不是王谧主动邀请,现在暴露了,也只能说他是时运不济。
王谧为他感到伤心,却也并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你看,真的做下了恶事的王恭还都好好的,别人为什么要替他受折磨?
而王恭,下一步的目标,当然是琅琊王府!
只有王谧,才是他真正的仇人!
这一点,毋庸置疑。
无奈,殷仲堪家不在乌衣巷上,以至于,从殷家出来,王恭还要奔着自家的方向再折返回来,这一来一回的,自然要浪费不少时间。
所幸,也不是一点好事没有。
至少,这一路走过来,王恭补充了不少人手。本来他带出来的家丁人数就不多,为了看住殷仲堪的家人,还留下了一部分,王宰辅又不傻,那琅琊王府的守备一定比殷仲堪家严密多了。
况且,就算是殷仲堪家要不是对王恭的突袭没有防备,就王恭手底下的这点虾兵蟹将,想要取殷将军的性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遑论是琅琊王府!
要知道,现在王阿宁带着一帮属下,正满城闹事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得满城风雨,琅琊王府不可能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