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检察官数十年,同海关有关的桉子并不多。
在结合年轻部长说的釜山,所谓的生意不言而喻。
郑锡庆没想到,李在华的胆子这么大。
“在华,你什么时候开始的?”
话到这个份上。
李在华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大概是第二次去釜山。”
郑锡庆冷冷道:“是不是有人逼你?”
他清楚记得,当初年轻部长临危受命前往釜山时,仅仅是个普通检察官。
郑锡庆不信,那时的李在华能够组建吸引首尔东部地检注意的大生意。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有人威胁,拉其入伙。
然而郑锡庆千算万算,也猜不到年轻部长的胆子超乎常人。
李在华从郑锡庆的言语中听出了关切之意。
“郑伯伯,看来您有所误会。。。。。。”
“生意是我自己做的,只不过联系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接下来的一番话,令郑锡庆无比震惊。
“例如釜山地方检察厅的高敏洙检察官、釜山地方警察庁姜正旭庁长,以及釜山海关关曹英云!”
一言激起千层浪。
郑锡庆听到这些人的名字,不由微微长大嘴巴。
良久后。
他幽幽的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在华竖起两根手指。
“利益!”
郑锡庆十分好奇,心中暗暗想到。
“到底是什么样的利益,能让这些釜山的大人物们踏上一条不归路?”
见郑锡庆不说话。
李在华张嘴道:“郑伯伯,您不用猜了。。。。。。”
“这门生意继续下去,每年的分红不少于三十亿!”
“三十亿?”
郑锡庆一怔,相当于三百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