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百万的规模,对于东北来说,规模还是有些庞大,在军方的闭门会议里,周浩就和军方的高层讨论如何裁军的问题。
有人提出,东北在今后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筑路队和建筑队,而如今在阿沈铁路沿线,两百多万的筑路大军不正是最好的对象吗?
他们完全能够整建制地转换成建筑队,而且他们拥有丰富的道路桥梁等建筑经验,我们的一些重点项目交给他们我们也很放心。
有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修筑铁路是那些部队在执行我们总部的命令。
究其本心,不少部队根本就不愿意参与铁路的修建。
如果我们强制性地将他们转业到地方,我担心他们会出现不同意见。
而且,很明显,他们不可能一转业和军队就没有了任何关系,就算他们整体转业了,他们也会是我们预备役的一员。
今后我们一旦有战事,很有可能又要将他们召唤回来。
这种不需要你们了就开除你们,需要你们了就把你们接回来,换在谁的头上都不舒服。
“浩子,说一说你的意见。”
二叔赵飞虎看到大家讨论得都很激烈,但是最后拍板的肯定还是周浩,还不如直接听一下周浩的意见。
周浩既然提出了要逐步裁军,他肯定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
“我们看一看你的意见是什么,要是行得通,我们直接执行就行了,还讨论了什么劲啊!”
这里也就周浩的三个叔叔能够这么和他说话。
看着那家迫切的眼神,周浩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出了他的裁军计划。
“我们东北国防军如今有五百多万,我们肯定要大规模的裁军,尤其是陆军,肯定要裁军不少。
以前我们就曾经裁军过两百万。
对于裁军,我们还是很有经验的。
裁军的方式不外乎也就两种,一种是各部队都裁军一部分,我们军队总体的建制基本不变。
另一种裁军就是将一部分军队整体划归地方。
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的军人来说,部队荣誉已经深入他们的灵魂。
整体裁军阻力肯定会很大。
而且,将来一旦发生重大危机,我们需要立即动员预备役,那就需要从新组建部队。
新组建的部队想要形成战斗力,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而我们保留部队编制,一旦需要紧急动员预备役,我们完全可以将那些动员过来预备役士兵补充到各个部队,使其快速形成战斗力。
而且部队嘛,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不过这一次我们转业的士兵多一些而已,我想这都不需要我们去给下面各部做思想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