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轻轻一笑,目光坚决地道:“改名,束发,易服,废除满文!”
“啊。。。。。。”大玉儿一惊!
多尔衮入关,一个“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搞得汉人怨声载道、抵抗不止。
而崇祯,竟然一连给她提了四个条件。
这些条件,要是换作,大清对大明提出,想都不敢想啊!
不过,大明王朝,岂是小小清朝所能比的。
不答应,旗人这么点人口,就得像五胡乱华的羯族一样,全数灭绝。
大玉儿一介女流,对束发、易服,没有多大概念。相反,她更喜欢大明服饰。大气、优雅,更能显她的玲珑玉体。
对于才刚刚创制几十年,完全照抄照搬蒙文的满文,大玉儿也没多大概念。毕竟,他说话,也用的汉语。
她唯一能听懂,在意的,只有改名。
“改名?”大玉儿一怔:“陛下,这名,要怎么改?”
崇祯轻轻一笑:“这事,简单。”
“满人的姓氏,太复杂,不符合天地人伦。”
“改名,就是将满人的名字,改为汉人的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些姓氏,随你们用。”
“但是,不能再用满文,不能再用满名,更不得阳奉阴违、一人双名。”
“否则,一经发现,杀无赦!”
崇祯深知,几番大战,数次征兵,旗人男丁,下至十四岁、上至六十岁,大多被征丁,大多自战死。
剩下的,是为数不多的老人、幼童。
至于大多数的旗人妇女,当然是要配给辽东原先被他们当做奴隶的汉人、以及数次大战中负伤退伍的大明将士,她们再生的儿女,自然就是大明的种、大明的人。
大玉儿服了,她傻傻的不知道,大明崇祯皇帝为什么特别在意这些。
她也觉得:崇祯说的对,汉人的名字,确实更优雅、更好记、更大气。
改名,虽然麻烦些。但能活命,总比死了强。
“陛下,奴婢遵旨!”大玉儿急忙领旨,生怕崇祯反悔。
崇祯大喜,轻轻一笑。
这回看大玉儿的身子,倒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