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00多年前康熙爷征北时俘虏的罗刹兵,给他们抬旗了,编成罗刹佐领,也住内城。”
“诸位,快来见过你们的都统。”
一群混血罗刹兵齐刷刷打响马蹄袖,单膝下跪。
高呼:
“奴才们拜见主子爷。”
这一瞬间,艾默生恍如隔世。
他望着这些理论上的欧洲老乡,感觉无比陌生。
深吸一口气:
“擂鼓,集结,本官要宣读军纪。”
……
四九城,气氛诡异。
瞎子都闻到了空气里弥漫的火药味。
东宫密室,
一群人正在商议如何兵不血刃夺取鸟位,啊不,大位的事。
“皇上年迈,如今身子骨不济。若是能自愿退位,尊称太上皇,实乃大清之幸。”
“是啊。郭嘉危难之际,朝廷需要一位年轻的舵手。”
“现在的关键,是派一位贤臣前去劝谏皇上,急流勇退,颐养天年。”
在场官位最低的福寿,突然开口了:
“奴才愿带南营兵丁前去午门劝谏。”
众人吓了一跳
兵谏?
手段是激烈了些,但出发点还是好的。
……
永琰当然不在场。
这种事,自己怎么好在场旁听呢。人嘛,还是要点脸面的。
之后,
他给出了3点指示:
一,绝不能杀皇阿玛。
二,要顾全大局,不能让地方督抚心生芥蒂。
三,自己想早点掌舵,为大清力挽狂澜。
东宫的心腹趁着夜色拜访和珅、于敏中,间接传达意思,希望2位老臣能否出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