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理论上就可以传输任何信息。无论长短、繁简。”
王贞仪瞪大了眼睛。
李郁得意洋洋,果然,要征服学霸,就得靠智商碾压。
帝妃2人在屋子内足足聊了2个半时辰,终于将这一系统彻底落地。
许多细节也被一一敲定。
例如,塔的高度和塔的密度呈负相关,尽量利用原有的山坡。
例如,信号系统的机械设计。
例如,以两个木头臂一起指向12,代表停顿,间隔编码,确保传达精确。
例如,开设学校,培养观察员。
例如,一般通信约定固定时间段。
……
次日,李郁携仪妃出岛。
这一项目命名为:
“吴国高塔。”
刻意回避了“通讯”两个字眼,将功能模糊化。
因为这套玩意实际上没什么技术难度,纯粹就是一个概念突破。
李郁现在要防的是欧洲佬,他们有实力有动机搞山寨。
他不担心清廷,一帮废物除了搞奴隶制,搞杀戮兽军,他们还会啥?
项目的一期计划,
从苏州到江宁,距离400里,保险起见建了15座塔。
王贞仪亲自担任第一批“通讯专业”学生的教师。
讲述原理,以及强调保密
……
吴廷向尼德兰商人购买大量优质镜片,自制大型千里镜
向法兰克商人购买大量怀表,配发给每一座塔
派人到南洋购买纯碱原料,要求工业口尽快点出透明玻璃
建塔,谈不上技术难度。
并不需要像佛塔那般用料扎实,下宽上窄,圆柱螺旋向上,考虑防风,砖头到顶。顶端屋子遮风挡雨,观察员入驻。
半个月后第一次试验。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江宁城内的第一座塔,观察员尚且不太流畅的操作信号臂,打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