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臣胡雪余接见了各国代表,
告诉他们,
出口原则是——留足撒克逊人的,尽量保证其余各国的。
总之,
份额很紧张。
以后,吴廷希望看到竞争。
谁家商船带来的货好,谁家同类的的货更便宜,谁家能为吴国做出特殊贡献,谁家采购的报价高,吴廷就会酌情向其倾斜比例。
茶叶、生丝生长需要时间。
而且不可能无限扩大种植面积,所以产量增长极其缓慢。
……
会议上,
各国对于撒克逊的愤恨到达巅峰,口诛笔伐。
6国的茶丝份额加起来才勉强达到撒克逊人的4成
凭什么?
不公平!
面对抗议,胡雪余遗憾的表示:
“我吴国对于各国的友好态度是明确的、友好的、一贯的,呼吁各国之间保持友好克制,尽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陛下指示,适度扩大茶叶生丝种植面积,同时压缩本国民众对茶叶的消费,尽可能满足欧陆消费者的需要。”
很好听,听听而已。
之后,
胡雪余邀请各国代表品尝淮扬美食,游览大运河风光。
再派兵送回松江
陛下体恤下情,甚至恩准各国代表携带女眷进驻商馆聊以慰藉。
……
散会后,
所有人都对吴皇陛下赞不绝口,认为是典型的开明专制君主。
大清朝广州一口通商,严禁女眷登岸,且严禁商人在广州过冬。
两相对比,
简直一个上帝,一个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