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向朕要银子赈灾,朕有聚宝盆吗?告诉他们,不要一遇上事就想着向朝廷伸手,要自食其力。士绅可以出钱,百姓可以出力,人不自救,无人可救。如果觉得棘手,朕可以让他们丁忧,换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去当巡抚。”
“嗻。”
说到这个程度,和珅也不敢多说了。
不过,
他还是为绊脚石山东巡抚国泰,上了点眼药:
“山东欲效甘肃旧例,卖监生头衔,将所得银钱用于赈灾”
乾隆罕见的犹豫了一会。
山东和甘肃,在朝廷的定位很不一样。
山东距离京师很近,需要绝对安稳,需要源源不断的出产钱粮,需要士绅忠心,需要风气正统。
而甘肃就不一样了,只需不添乱,然后为朝廷的每一场战事提供兵源就可以。
“告诉国泰,山东乃圣人之乡。监生不宜过滥,一二百个即可。”
……
如今兼着礼部尚书的于敏中,连忙表态:
“老臣一定把关。犬子也在山东,督办煤矿,可以为臣反馈山东士绅对此事的反应。”
乾隆笑了:
“你的小儿子?为何不留在京城当差,不比督办煤矿清贵?”
于敏中连忙解释道:
“皇上厚爱。可老臣了解自己的儿子,志大才疏,办不好大事,又看不起小事。京城衙署当差,臣怕他轻佻。地方任亲民官,臣怕他折腾。所以”
这一番话,说的极为诚恳。
刻薄如乾隆也不由得点点头:
“于爱卿,朕理解你,朕也是父亲,有一群不省心不懂事的子女。”
“谢皇上。老臣有时候就想啊,这人呐,官大又怎样,银子多又怎样,宅子多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和珅也颇为动情,念叨着: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
乾隆也被气氛感染,慢步走下御案。
“你们能这么想,好,很好。”
“和珅,你刚念的那诗?”
“回皇上,是《石头记》里的一首小诗。曹家的后人写的。”
“哪个曹家?”
“圣祖爷宠爱的江宁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