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大清话事人百度 > 385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第5页)

385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第5页)

住在省城附近的秀才们,就显得很幸运了。

他们早早赶到,准备参考。

而关于“去江苏补缺”到底是美事还是祸事,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理解。

京旗子弟避之不及。

地方大族也视同鸡肋。

可寒门秀才,却觊觎的几乎发狂。

……

恩科!

录取比例高,中举了就立即授官,补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一类的实缺。

战区又如何?

若不打仗,这等美事能轮到自己?

按照正常流程,得先过乡试,再参加会试,最终二甲登科,也不过派去偏远小县做个知县,然后慢慢熬。

明清两代,知县升迁难都很突出。熬到致仕的年龄都未必能更进一步。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鲁西的秀才们,或乘驴车,或步行,或坐船,发了疯般星夜赶路,目的地——济南府。

孔孟之乡的书生们谁不怀有一颗炙热的进取心。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鄙视的,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今年的山东恩科很不寻常。

事先没有一点兆头,乃是乾隆突然的决定。

在他决定集体抹掉江北官吏的那一天,他就在琢磨“填缺”的事。

战时,

要能人,要实在人。

京旗七窍玲珑,八面来风,实在人不多。

很快,

他就琢磨到了一个群体——寒门秀才。

这些距离鲤鱼跳龙门十万八千里的书生们,一旦授官,肯定会特别珍惜,特别感恩。

他们一定会忠诚的执行皇命。

所以,

老皇帝乾纲独断,把纪昀这个听话的奴才派去了山东作主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