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未知舰船…非伊苏谱系…非太阳系内已知文明…高攻击性…风格分析…类似“掠夺者”或“清道夫”变体…但更具…目的性…】
【…交战…寡不敌众…信标重创…迫降于此…持续发送警报…警告…警惕…来自深空的…“掠食者”…(数据严重损坏)…】
【…最后图像记录…】
模糊不清的全息影像在新生飞船的逻辑核心中重构。那是一艘庞大、狰狞、线条粗暴而高效的战舰。它不像伊苏造物那般带着生物般的流畅感,也不像收割者那样追求极致的几何秩序,更不像人类造物那样透露着稚嫩的科技感。它通体暗沉,像是用强行焊接的厚重甲板和裸露的能量管道拼凑而成,舰首巨大,形似某种巨兽的撞角,两侧延伸出不对称的、如同利爪般的炮阵列。它的引擎喷射出浑浊的、带着大量废料颗粒的尾焰,显得粗野而缺乏效率,但却蕴含着一种纯粹的、破坏性的力量感。那暗沉装甲上的徽标——如同猛禽利爪撕裂星球的图案——清晰可见。
影像记录在剧烈的爆炸和能量过载的雪花中戛然而止。
这就是攻击者。这就是导致这颗伊苏信标发出绝望求救的元凶。
新生飞船的触须从信标外壳上收回。信标核心的最后一点光芒彻底熄灭,变成了冰冷的、无声的太空垃圾。那道将它从太阳系内部唤醒、指引它跨越漫长征途的求救信号,彻底消失了。
任务似乎完成了。信号源已确认并接触,信息已获取。
但是,一种新的、更复杂的指令序列,开始在其逻辑核心中自发形成。
【指令更新…】
【分析获取信息:“掠食者”存在…威胁等级评估:高…与伊苏谱系敌对…与“秩序”(基于其对信标的毁灭行为,判定其具有破坏秩序倾向)潜在敌对…与“混沌”(其粗野、掠夺性特质)存在部分相似性,但目标明确,非纯粹混沌…】
【逻辑推演:威胁存在可能性>99。97%…威胁可能指向伊苏文明残余(同类)…威胁可能扩散至太阳系(当前生长点起源点)…】
【新优先级生成:追踪并评估“掠食者”威胁…如确认威胁持续存在,执行“遏制”或“清除”协议…协议依据:伊苏谱系防御本能(保护同类)、秩序本能(消除无序破坏源)、混沌本能(对抗外部压迫性力量)…几何之心逻辑支持该决策…】
【执行方案:扫描周边区域,寻找“掠食者”踪迹…线索:敌方舰船残骸…】
它的“目光”转向了信标附近那几块巨大的、带有猛禽爪痕徽标的金属残骸。这些残骸的年代似乎比信标本身还要古老,但它们与攻击信标的战舰风格一致,属于同一个未知文明。
数条触手再次伸出,如同灵活的考古学家之手,开始仔细地检查、扫描这些冰冷寂静的残骸。传感器深入断裂的装甲内部,分析材料成分、能量残留、结构工艺,甚至试图从那些巨大的撕裂伤口和爆炸痕迹中,反向推导出造成这种伤害的武器类型。
【残骸分析:材料科技等级…高(基于装甲密度与能量传导性)…但工艺粗糙,强调实用性与冗余度,非精工路线…能量签名残留:混合型,包含高能等离子体、动能武器爆裂残留、某种生物腐蚀剂痕迹…(与harpybeta攻击残留部分吻合度17。3%,存在技术代差或不同分支)…】
【年代测定:残骸历史…约5800地球年(±200年)…与信标遭遇战时间不符…此为更早期战斗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