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和许多雪区的县城一样,两边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流过。
这个季节河水已经算不上湍急,路上没有太多游客,基本上是本地的车子,人也不多。
这是一座没有太多旅游资源的城市,哪怕有几个景点都不怎么出名。
夜幕来临以后,街上已经有一点凉了。
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慢悠悠地逛街,这种往往是老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们的民族。
而年轻一点的人,长相有少数民族特有的特征,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皮肤往往有一点黑。
李悠南拿着相机,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溜达,试图找到一些可以记录的画面。
这时在一个公交车站前面,他发现了一个坐在椅子上的藏族老奶奶,手里摇着一个小小的转经筒,平静又悠闲地坐在那里。
车没来,她也不着急。
李悠南过去问:“奶奶,能不能给您拍一张照?”
老奶奶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听明白李悠南的意思,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答应了。
李悠南往后退了一点,用长焦镜头拍下一张照。
镜头里的老奶奶脸上是和善的笑容,手里的转经筒还一直摇着。
这张照片李悠南也很喜欢,打卡任务的第一个藏族拍摄任务便如此完成了。
接下来的汉族和彝族拍摄任务比较麻烦一点。
彝族还至少有自己的服饰,汉族仅仅通过服饰来判断已经不太准确了。
好在李悠南并不着急,第一张照片的成功让他换了一种心境。
他觉得系统本来也并不是鼓励他这么功利地做这件事情,就是走走停停,记录一下一些美好的瞬间就挺好的。
他化身了一个街拍摄影师,主动跟街上的一些他觉得自带气质的人搭讪,问他们可不可以让自己给他们拍一张照。
其实李悠南是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的,站在被搭讪者的角度,怀疑对方有什么其他的企图,并非不无道理。
但让李悠南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后,搭讪的每一个人都先是诧异,随后欣然让李悠南给他们拍照。
哪怕有拒绝的,也是因为不太自信,觉得自己不上相。
这里的人相当淳朴,乐于相信他人的善意,让李悠南都有一些意外。
大约拍了十几组照片,也没有完成任务,但是这些照片质量都很不错。
有的人要了李悠南的联系方式——他的那个工作用的小号,李悠南把照片发给他们。
也有的人,比如之前的那位老奶奶或者其他的几个老人,并不在意照片。
李悠南在街上漫无目的的溜达了一个多小时,一直没有完成的任务是汉族的拍摄任务。
就在他都快要放弃的时候,忽然有一个藏族女孩叫住了他。
这个女孩子个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用一口不太标准的汉语普通话跟李悠南搭讪,却很大胆,一点都不怕生:“你是不是在帮别人拍照片啊,帅哥?”
李悠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