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下六塘县之后,他并没有着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济北府刺史眼里,许是还觉得李二胸无大志,不足为虑,是以,济北府刺史并未将李二造反的消息通报朝廷,而是将这件事情隐瞒下来,毕竟治下有百姓作乱,放在朝堂上那便是自己治理无方,这刺史的乌纱帽多半要保不住。”
“而李二,则是趁着这个机会,率人将整个六塘县所有地主全都抓了起来,抄家,灭族。搜刮出数之不尽的粮食,这些粮食除了一部分被用作军粮之外,绝大部分都被分给了六塘县的百姓。”
“六塘县连续三任县令,全都是人渣,各种苛捐杂税数不胜数,百姓身上的赋税,据说都收到了一百八十年后。”
“许多六塘县民,自出生之后还是第一次尝到吃饱饭的滋味。”
“如此,六塘县内,民心归附。”
“李二更是做主,重新丈量六塘田亩,将所有地主家的田产全部抄没,然后按照人口,分发给六塘县百姓。”
“至此,李二登高一呼,云者丛集。”
“能吃饱的粮食,能养活一家子的田产……六塘县民已经完全被捆绑在了李二身上,即便不是为了李二,只是为了粮食和土地,当府兵来袭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李二去号召,大量百姓便主动登上城墙。”
“这些百姓虽然没有经过训练,许多人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见血,但在战场上却是悍不畏死,比起那些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卒还要悍勇,便是身中数刀,明知自己活不了,也会抱着官军直接从城墙上跳下,同归于尽。”
“数倍的府兵,就这样被轻松打退。”
“可即便如此,李二依旧没有继续扩张,依旧死守六塘,仿佛没什么大的野心,只是在一个县城里做土皇帝便心满意足……如此一来,第一次进攻失败的济北府刺史,又一次将李二的事情隐瞒下来。”
于李二,宋言了解不多。
现如今听到梅武的分析,宋言心头都不由愕然。
这不是打**,分**吗?
如果不是除了这一条之外,李二并没有其他出格的事情,宋言甚至都要怀疑,这位会不会也是同一个时空穿越过来的老乡。
“那济北府刺史,许是觉得这一次失败,只是自己粗心大意,只要下一次做好准备,便能将李二镇压。”
“在济北刺史重新归拢兵卒的时候,李二又在这个时候做了两件事。”
“第一,颁布了招贤令。”
“招募六塘所有贤才,手艺好的工匠,可以去制造甲胄,武器,弓弩。”
“有一身武力的,可以充当都统,乃至将军。”
“便是那些读书人,李二也是极为优待,招募其中有才之士为自身幕僚,而现在的读书人,晋升渠道多被世家门阀和白鹭书院垄断,普通读书人寒窗十年,却看不到任何前程,纵然李二只有一县之地,愿意归附投靠的还当真有不少。”
“在招纳到这些贤才之后,李二便火速命令这些读书人,以宁国现在的律法为蓝本,编纂出一本新的律法,自此六塘县上到李二,中间各个将军,统帅,下面底层百姓,所有的一切赏罚惩处,全都遵照这本律法进行。”
“若遇到不足之处,还会删改增补。”
“这本律法,尤其注重军纪,不得扰民,不得侵占百姓财物粮食,不得掳掠妇女,不得杀良冒功,乃是军纪中的重中之重。”
宋言瞳孔微微收缩,果然,能叫李二的,都不是简单的角色。
宋言甚至有种预感,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现,最终推翻洛家王朝,成功登临帝位的,多半便是这位李二。
实乃人中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