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战争关注度也很高,哪里打仗了,胜负如何等等。
再有就是讨论农垦,谁家的庄稼好,应该怎么种之类的。
这也同样是地域差异造成的。
南方承平已久,更加的富庶,百姓多关注赚钱、关注文教。
北方的经济比较单一,就是靠农业,且面临草原边患,自然更关注政治和农垦。
这种差异看似不重要,实则对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统治者不了解这些,在制定政策时候不加以考虑,很容易出现问题。
北方施行的很好的政策,到了南方就不一定适用。
南方很好的政策,到了北方就水土不服。
不过比起这些,他觉得更加紧迫的,是消除南北方差异。
长此以往,恐怕南北之争会愈演愈烈,不利于大明的长治久安。
就在他陷入头脑风暴的时候,壮汉丁路过喊道:
“你们怎么还在这闲聊呢,快去看热闹去吧。”
甲:“有什么热闹?”
丁:“徐家……就是魏国公府在卖地呢,整整七万亩,就只留下四千亩,其余全卖了。”
乙震惊的道:“什么?为什么要卖地?”
丙明显不信的道:“咋可能,他们家可都是上好的良田,水渠都修到田头的,怎么可能卖。”
甲也同样表示不信。
叶云流也不禁愣住了,魏国公府卖地?假的吧?
他连忙收起发散思维,竖起耳朵倾听起来。
丁得意的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朝廷颁布了一道新法令,叫什么楼梯收税……”
众人一脸疑惑。
叶流云心中一动,说道:“阶梯性收税,田越多缴纳的田税就越高。”
丁:“啊对对对,小郎君一看就是读书人,懂的就是多。”
乙催促道:“快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丁就将阶梯性收税详细的解释了一下,然后道:
“……魏国公有四个儿子,就留了四千亩地,别的都卖了。”
“现在正在城东售卖呢,衙门的人也在,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
丙更加的疑惑了:“阶……阶梯性收税……不是把大户都得罪了吗?好好的朝廷为啥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