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
康王派系的一些官员开始频繁活动,
他们联合旧士族,暗中串联,准备给淮南王使绊子,
这一日早朝,淮南王端坐在龙椅旁的监国席位上,神色威严。
然而,当新政相关议题被提出时,
一位康王派系的官员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殿下,新政虽好,
但如今国库空虚,推行新政所需钱粮从何而来?
若强行推行,只怕会引发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啊!”
淮南王目光一凛,看向那官员,沉声道:
“本王自会想办法筹措钱粮,新政乃是为了大乾长远发展,
若因一时困难便退缩,大乾何时才能复兴?”
那官员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
“殿下说得轻巧,可这钱粮之事,谈何容易?
殿下莫要空口说白话,误了国家大事!”
此时,又有几位旧士族的官员附和道:
“是啊,殿下,新政推行需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淮南王心中恼怒,但面上却强忍着,
他知道,这些反对势力是想借机煽动更多官员抵制新政。
这时,一名年轻人站了出来,声音沉重:
“殿下,诸位大人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新政推行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不妨先在一些小地方试行,看看效果再做定夺。”
淮南王心中暗叫不好,此人表面上是中立之态,实则是在为反对势力拖延时间。
而且,在小地方试行,更容易被人捣乱。
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声四起,支持新政的官员与反对势力吵得不可开交。
淮南王深知,这样下去,新政根本无法推行。
他站起身来,大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