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果,但未竟全功。
郝廷玉看到李光弼似乎一脸遗憾的模样,于是指了指城下的火光安慰他道:
“云梯好说,数量不多,找几根粗木头顶住不让它靠近城墙,再引火烧之即可。麻烦的是擂石车,我们似乎没什么特别好的应对方法。”
听到这话李光弼也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云梯好说,那么大的家伙推动不容易,而且攻山城是上坡。等河北叛军攻城士卒顶着箭矢来到城下的时候,不仅很多人会中箭,而且已经浪费了大量体力。
这种状态攻上城墙,面对以逸待劳的守军,显然是有点勉强的。
但是擂石车这玩意就比较变态了,特别是华阴这边石头很多,取材不难。抛出去的石头砸到城墙上,很容易把华阴城这种石头垒成的高墙轰塌陷。
对于这种“斗力不斗巧”的玩意,李光弼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去应对。
不能出城,就无法破坏擂石车。而城内只有数量有限的绞车弩,布置于城墙上。这玩意经不起石头砸啊,砸中一下就坏了!
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没招应对,那就直接用天灵盖去接吧,反正现在跑也是跑不掉的!
“擂石车这种先忍耐吧,让守城士卒多携盾牌,结阵以对。能拖几天是几天。”
李光弼长叹一声说道,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守城的办法在华阴城都使不出来,他也是爱莫能助。
不过幸运的是,攻城一方的安守忠,似乎同样是很多攻城的办法使不出来。
攻守双方也算是同时被削弱,反而是又站在几乎同一条水平线上死斗了。
……
风陵渡口规模很大,自汉代起,就是黄河中上游的关键渡口之一,停泊着很多船只。
从这里乘船,到对岸可以登陆的河滩,大概有五六里那么远。如果考虑逆水而行,绕道等因素,差不多等于划船十里地了。
说远不远,说近也真不近,足够对岸事先准备好的军队展开队形了!
方有德领着一万多精兵,昼伏夜出,终于在四天后赶到了这里。其间为了不让河北叛军察觉,花费了不少功夫侦查与埋伏。行程比原定计划慢了几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几天下大雨,确实走不快,但这种天气,却也为隐藏行踪提供了不少便利。
是福是祸还很难说。
等方有德他们抵达风陵渡的时候,已经是郝廷玉离开队伍的五天之后了。
幸运的是,风陵渡停泊的船只不少,足够一万多大军渡河到对岸了。
此刻天色将黑未黑,方有德找了个熟悉水性的船家,带着李嘉庆等人,划船到对岸的某个台塬上,亲自观察战场情况。
朝西面远远望去,果然如他所料,皇甫惟明麾下的河北叛军主力,正在围攻华阴城。其军帐延绵到潼关,长度不下数里地。虽然此刻还未天黑,但营地内外都点燃了火把。
规模虽然不小,看起来防守比较松懈。壕沟箭塔之类的玩意一个没有。
毕竟,在皇甫惟明看来,潼关以东几乎不可能有敌人前来,修这些玩意纯属浪费。
“大帅,敌军不备,我们的机会来了啊。”
李嘉庆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