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回话,而是决定晚上再问问小杨他们几个。
大家其实不是同一批上岗,也来自五湖四海,但如今处的久了,多少也知道些。
18~23个人,这名额不少了。大伙儿凑一凑,不说凑人,办法也能想得多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想到这里,再看看宋檀发的消息和她发过来的视频,忍不住又嘀咕一句:
“条件是真挺好的……”
别的不说,山上蒋师傅哪怕用普通食材,一天天的花样也多,还特别好吃天南海北的胃口都给照顾了。
再看看宿舍,虽是4人间,那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亲戚们说的很多厂里的宿舍条件都要好了。
这么一来,他们可真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不然老爷子的脸丢了,难不成他们的脸面就还在吗?
……
招人的事暂且不提,七表爷家里,宋书亮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他好像被孤立了。
就,按理说他一个大老爷们不应该有这种想法的。可谁懂啊,就是这种隐隐约约的氛围啊!
他爸妈有事只招呼阿依古丽和两个孙女,两个女儿每天欢欢喜喜的都要去村里姓宋的人家那里做客。回来之后吃的肚皮溜圆,中午还能跟他爸妈再聊上很多听不懂的话题……
只有他,说话也没人接,讲两句他爸就阴阳怪气……
宋书亮要不是铁了心想陪老爷子过个年,这会儿早气哼哼走了。
可那个感觉就还是萦绕在身边啊!
就比如现在,大伙吃午饭呢!他爸今天烧了五条鲫鱼,还特意撒了香菜和大棚里零星长出来的几片藿香。
那股子家乡的滋味儿,宋书亮简直是魂牵梦绕!
可那盘子眼睁睁就端到了阿依古丽和孩子们那边——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筷子一伸就能够的,可自己还没伸筷子呢,他妈就开始分菜了——
“来,阿依古丽,给你挑一条大的!这鲫鱼刺多,吃的时候小心点,不过也能磨时间,省得你们中午吃太饱了,下午没地儿吃别的了……”
“哎哟,我的两个小孙女儿,来,启明,你吃这条,四月,你吃这条……”
两个孙女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启明星和四月,边疆名字太拗口了,七奶奶一直记不住。
如今小家伙来住了两天,对这个称呼已经是一点障碍都没有,此刻乖巧端着碗就去接了那条鱼。
剩下两条,七表爷嘴边还挂着笑:
“怎么着?就剩两条了,不然你吃吧。我们俩老的吃这么好的东西,不是糟蹋了吗?”
好家伙,这孩子还在身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