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邦之意,乃是春秋以来,诸夏之地之民受战乱之苦久矣,欲求安稳,是以可以施展怀柔宽松之政。”
“让诸国诸地之民得到安稳的生活。”
“这两者……目的都是为大秦而立,所不同则是在于赋税、徭役、商贾、法令方面的差异!”
“这两方面的差异,也就代表着秦国所要走的两个方向!”
周清并未有替王兄坐下决断,整个大秦只有王兄有这个资格,别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无论是王兄所倾向于商君之法。
还有相邦王绾所推崇的怀柔安稳之法。
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
并不存在什么祸乱大秦之类,不然,咸阳上下早就闹腾起来了,而且这并非一件坏事。
“正如此,寡人为之难以决断。”
“武真侯看看这份文书。”
秦王政随意的坐在一张木案后,抬手将一份纸质文书拿来,看了一眼内容。
“这是……相邦对于秦国接下来的所谋所语?”
周清近前一步,从王兄手上接过那封文书,有些份量,将其打开,里面的字很多。
紫眸闪烁,快速一览。
顷刻之后,合上文书,一切内容沉浮于心间深处。
“这份是廷尉府送过来的。”
没等王弟说些什么,秦王政已经准备好另外一份文书了,灭齐已经过去半个月。
从秦国各大郡县、各地归来的重臣也都就位了,许多事情,也该落下最后决断了。
“廷尉府!”
周清颔首,将另一份文书接过来,再次细细一览。
面上笑意本能浮现。
有趣。
有趣。
当真是有趣。
“大王更属意谁?”
无论是相邦的文书,还是廷尉的文书,都有关于一天下的建言,甚至于都涉及到不浅的层次。
起码整体的倾向很清楚。
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有共同之处,自然,也有不同之处。
“寡人说过,将何等诸夏交予后人,我等君臣可以为功,也可以为过。”
“上古三代以来,没有任何太多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