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港岛的工人主要都是依附着码头生存。
自古以来,码头趴活都需要帮派的支持。
所以很自然的很多人就都会加入社团。
没有社团,去港口当苦力,不是被欺负不欺负的问题,就挺容易接不到活儿。
工人在码头做工其实一个月也就赚三五十港币。
港币和银元的汇率,大概是二比一。
一个月一个工人能赚十几块银元当然不算特别少。
但是考虑一下港岛这边有租房的压力。
战争年代物价又经过了多次飞涨,大部分的产品都比之前贵几倍。
本土土地出产又不够丰富,生活成本要高上很多,这些钱也就不能说很多。
只是最底层劳动的话,工人家庭幸福指数真的不高,只能说是希望很大。
“鱼港确实是鱼港,但是这也不是一般的鱼港。你还是要多看看这块地方,成为货运中心的潜力。”
朱传文对着传杰说道。
传杰现在要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还是要等局势有变化,才能看的出来。
这个年代的港岛贸易虽然不错,但是主要还是依靠着国内。
“大哥,这就是咱的船都不卖,准备做货运的原因?”
“对,那是船吗,那是金蛋,哪有杀鸡取卵的道理。”
港岛发展货船和关外的铁路一样重要。
朱传文自然不会把商船给卖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相比于到时候认识一下船王,哪有自己有一个船王儿子方便。
老朱家现在就儿子和孙子多,一个负责一个行业,都还能有点剩。
“传文,咱们都到港岛来了,你怎么还是不着家。在关外的时候忙,到了港岛,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吗?”
回到家之后,朱魏氏对着朱传文絮叨道。
明显是想要朱传文在家里多陪伴一下自己。
可能三兄弟都还小一点的时候,朱魏氏和朱开山都最喜欢传武。
但是事实证明,传武不顾家,也不可靠之后。
老两口最喜欢和器重的就变成了朱传文。
“这不是刚来吗,等事情都上正规之后,我就不管了。”
这个阶段,朱传文必须帮着自己的一帮子人,争取到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