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吴景却不在乎这些,反为这些人置办高规格的酒会,就在这涡口西岸,杨柳垂垂,一片片青冈绿荫,正是踏春的好时节。
此刻,在一处石亭内,来自汝、沛两地的俊秀子弟和吴景的一众幕府僚佐们齐聚一起,陶醉于这风和壮丽之春景。
忽然,人群中有一博带之士,潸然泪下,感叹:
“吾家乡风景壮丽,却不知何时又能再见。”
此番话说的在场人都是心有戚戚然啊。
是啊,他们这群人都是要背井离乡的人啊,他们的郡望、田土、宗祠都在这里,现在却要舍弃一切,仓皇南下,如何不让人潸然泪下啊。
但这人刚悲戚,却又有一人,起身慨然对曰:
“如今山河破碎,哭又有何益?当此更应勠力同心,克复中原,不然,最后也要落得个作楚囚相对啊。”
此前潸然泪下的是汝南一代名士许劭,当年他搞的月旦评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的品评人物的宴会,可见他名气多大。
而起身慨然的这位身份也不差,是沛国的名士,龙亢桓彬。其人自少就与蔡邕齐名。初举孝廉,拜尚书郎,此后更是着书立作,已有大家气象。
当然,他更出名的还是日后那位桓温桓大司马就是他的后人。
只是不知道日后那位桓温还能不能顺利出生了呢。
别看此时桓彬已老,但这番话却说得烈气,直让亭中一干俊秀子弟们击节赞叹。
但坐在上首的吴景却心思并不在这两个名士身上。
这些人固然能为江东带来不小的声望,但也就是妆点门面的作用,还不值得他吴景如此折节。
这些人中,真正让吴景在意的就是一人,此人就坐在距离他不远的席子上,自斟自饮。
那人的打扮也很另类,在场的大伙都是宽衣博带,而偏就是此人做武人打扮穿了个大袴。
这人看到东道主吴景望向自己,神色从容,举着酒盏就摇敬了一杯。
吴景心里不动声色,又将目光看向了人群里另外一个焦点人物。
这伙公族、世家中,其实隐隐以两人为首,其中一个就是那个好点评人物的许劭,另一个就是吴景现在看的这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见此人中等身材,舒眉朗目,长髯飘飘,一幅风神清秀、沉稳练达的儒雅之气。
其人年纪差不多在四旬左右,但黑发童颜,口齿整齐,完全没有他这个年纪,这个圈层那满口蛀牙的样子,很显然,此人是个能养生的。
在场的都是公族世家,虽然国破家亡在即,但言语中还是多谈经学之事,甚至又因为彼此门阀不同,隐隐有了争吵之势。
这会吴景心里已经有点厌烦了,虽然他在江东也算得是个豪杰,但奈何实在不擅长经学,听他们谈论这些,整个脑子都晕乎乎的。
现在见他们有争吵的趋势,忙出言笑道:
“今日高朋满座,少长咸集,真是盛会。只可惜,如今山河破碎,正需我辈用武。不然我也想如诸位一样,游于山水,怡然自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