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这两个船夫驾船本事本就不错,再加上用心巴结林凡,一艘船驾得是有快又稳,刹那间已经冲破重重迷雾,稳稳地停在樊城码头上。
樊城构造同汉江对岸的襄阳不同,码头并非在城墙之外,而是同城墙融为一体。
也就是说,只要在码头停靠住,那就相当于进入了樊城了。
之所以这样建造,乃是因为大宋水师要比金国水师强大得多,万一樊城在金国步兵、骑兵的猛攻之下陷落了,那大宋只要出动精锐的水师力量,直接向码头发动攻击,就能够轻易收复樊城了。
这样处心积虑地设计建造,也正体现了大宋朝廷对樊城这个江北唯一要塞的重视。
正因此,当传来樊城守将刘文兴改旗易帜投降金国的消息传来之后,孟宗权才会迫不及待地赶来平叛。
也幸好是孟宗权亲自前来,仗着他镇守襄樊十余年的威望,终于能够将叛变的将领,暂时除了刘文兴本人之外,全部立即收服,让这座樊城依旧处于大宋朝廷的控制之下。
因此当孟银燕跟着林凡等人最后一个下船之时,便有一名南宋官军快步上前,深深一揖道:“大小姐怎么过来了?”
此人乃是孟宗权的亲兵将佐,是孟宗权专门派在这里守住码头的。
孟银燕对此人十分熟悉,根本没心情跟他客套解释:“我是过来看爹爹的,他现在人在哪里?你带领我去!”
那将佐拱手答道:“回大小姐,老将军正在中军大营同刘文兴说话,那边大小姐应该是知道的。
小人奉老将军将命严守码头,不敢有片刻离开,还请大小姐恕罪。”
“知道了,你就留在这里吧。”孟银燕干瘪瘪回了句话。
她又扭头对林凡说道:“爵爷,听他话说,我爹爹就在中军帐里,要不你屈尊同我一起去看看?”
“行,那走吧!”
因出了樊城叛变之事,对岸的襄阳已经戒严得仿佛铁板一块;而事发的樊城,更是紧张得连空气都已经凝固了。
孟宗权来此处平叛,轻而易举就用崇高的威望将一众将士劝服,可还是怕再生出什么意外。
于是他便将樊城原有守军的编制统统打散,重新委任了领军将官,并让他们重新划分防区,一刻不停地在城中开展巡逻。
倒不是真的为了在巡逻之中发现和处置什么突发情况,只是让这些心思一时难以揣测的军将们始终有事可做,免得他们聚在一起、无所事事又生出什么事端来。
就在这种氛围里,林凡他们就这样快步走了约有一刻钟功夫,众人便已到了樊城中军大帐门前。
樊城久在大宋手中,所谓“中军大帐”早就不是临时支起来的一顶帐篷了,而是一座守卫森严、规格结构还略胜过寻常小城衙门的一座固定建筑。
林凡见这处衙门不大,又见衙门旗杆之上已经升起写着硕大“宋”字的红色旗号,便对身旁丁壮说道:
“大个子,孟老将军想必就在里面,你领着我手下弟兄就在门外守卫,不能走远、不能懈怠、不能撒野,你知道了吗?”
大个子丁壮是个浑人,却也知道如今情况不同,赶忙作揖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