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如今,中原已定,大宋重新步入盛世,老臣自从官这些年,已是见证了太多。
如今,臣的病虽然还能治好,但看到这片土地上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老臣却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
“文相。。。。。。当初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是你护着我,有你在,我们才能在拓光站稳脚跟。
随后征服吕宋,保卫拓光,每次出征,都是你做后盾。
对我来说,你就像萧何一样,你不在了,我又怎么能安心在外远征?”
林凡说着说着,眼角便红了。
就和文天祥一样,林凡也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段日子,那时,四十多岁的文天祥,就带着这位七岁的小皇帝,为了一个国家的存续,咬紧了牙关。
“大人,”看到林凡的样子,文天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慈祥的笑容。“当初您还是个小孩子,老实说,和大人同去拓光时,臣也不知道您能有多大本事,只是想着,能让大人躲避匈奴的追兵,总是好事。
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您娶妻生子,也要到而立之年,就在老臣的眼前,一个孩子成为了一代伟大的帝王。
时代已经变了,大人不能总依靠我这样的前朝老臣,张说后有宋璟,宋璟后有张九龄,只要大人别满足于眼前的盛世而放纵享乐,这个时代的人才,一定不会比盛唐少。”
“嗯,文相请放心,我的路还没有走完。”
林凡批准了文相辞官的请求,在他离开之前,文天祥也推荐了他的继任者,赵良钤。
赵良钤是宋朝宗室,宋太宗一支的后人,因在江南配合林凡起事有功,升为一方知州,后因政绩担任过湖北行省省首,又迁至内阁。
曾经林凡还说过,若自己没有年长的儿子就突然去世,会让赵良钤继位,当时房芜美还因为这件事生了气。
而如今,比文天祥小二十多岁的赵良钤真的做宰相了。在宋代,原本宗王普遍是禁止当官,在京城圈养的状态,但在林凡这一朝,这种制度已经取消:
宗王可以参加科举,在仕途中将被一视同仁,不得偏袒。而没有走入仕途的,已经有爵位的宗室按推恩令,爵位逐代递减,没封王的,以后也不再封王。
就连林凡的子孙,也没有爵位,养孩子的钱不是国家出,而是要林凡从自己的工资中掏钱的。
总之,正是这种改变,也让一众有政法抱负的宋朝宗室步入官场。尽管在推荐人选时,文天祥顾忌林凡是否愿意让这位远房宗室担任宰相,担心宗室威胁到皇权。
但林凡却并不在意,如果直到自己去世,赵良钤依旧是宋朝宗室中最有能力的人,林凡会做的并不是打压他,而是直接让他即位。
在文天祥辞官之后,林凡和新内阁首相赵良钤也亲自送了文天祥,坐上了回江南的火车。像这样在火车站送别辞官的高官,在华夏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因为火车的存在,来往一次的时间大大缩短,从江南到城西也不再困难。
文天祥虽说是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但他终究不能完全放心,在临走前,他又告诉林凡说,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回来看看赵良钤做得怎么样。
“赵良钤,文相可说了,以后还要回来看你有没有把工作办砸。”
“这,我哪敢呢,身为宰相,我也定会倾尽心血,治理好这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