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嗵嗵——”
……
等到戈武爬起来的时候,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而且在车库大门那边,还有很多手电筒发出的光柱在晃动。
特警肯定是在大客车的掩护下靠近了车库大门。
枪声来自外面,至少都有几挺机枪在开火扫射,应该是在压制楼上的匪徒,为杀入停车场的特警提供掩护。
此外,头顶上传来了爆炸声,只不过没有那么猛烈,听上去像手榴弹,或者是震**弹发出的声响。
既然发动强攻,特警肯定会使用失能武器,让匪徒无法立即伤害人质。
当然,还会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
或许,车库这边是佯攻,目的是吸引匪徒注意,而特警的大部队会从正门攻入,消灭大厅里面的匪徒,毕竟大部分人质被关押在大厅里面。还会从后门发动进攻,控制靠近后门的紧急疏散通道,并且消灭守在后门附近的匪徒,加快疏散人质的速度。在救走大厅里的人质之后,再向上方的楼层推进。
虽然肯定会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会有很多的人质惨遭毒手,匪徒甚至还会引爆人质身上的炸弹,但是相对于其他方案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突击行动产生的伤亡其实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说别的,就算德国当局妥协了,匪徒就一定会释放剩余的人质?
在霍夫曼提出要求之后,联邦安全局肯定做过推演。只要负责行动的官员足够理智,就肯定知道,匪徒在得逞之后释放剩余人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到时候必然会有上百名人质被匪徒杀害。
显然,发起突击行动所遭受的伤亡都未必有这么多。
此外,中午与傍晚,匪徒先后两次释放了人质。尤其是傍晚,匪徒释放了全部儿童、老人与妇女。到半夜,发起突击行动的时候,剩余的人质也就只有两百多人,而且全都是成年男性。
不管怎样,成年男性受关注的程度比不上儿童、老人与妇女。
要说的话,霍夫曼说不定也利用了这一点,才在中午与傍晚,借着给警方谈判的名义释放了弱势人员。说得直接点,他通过释放弱势人员,给警方提供了发动突击的机会,然后才能够趁乱逃脱。
那么多的人质,还有几十名匪徒,真要打起来,肯定会混乱不堪。
其实,下午观察情况的时候,戈武就在脑海里做过推演。
如果由他来指挥营救人质的行动,就会采用这一套战术。
特警既然首先炸开车库大门,还在这边释放了大量烟雾,采用的战术很有可能跟戈武设想的完全一样。
果真如此,那么在车库这边的特警就不会太多。
毕竟,匪徒没有聚集在车库里面,而且从车库去一楼大厅的距离更远,对营救人质没有多大帮助。
戈武没有冒险,拉着陆勇添从卫生间外面退开。
进入车库的特警肯定会前往一楼大厅,也就要从卫生间附近经过。
退到角落,戈武与陆勇添戴上了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