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射手和重机枪,使用的子弹却是全装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精度更高。
返回罗夫诺的路上,阿尔弗雷德一路都很沉默。
晚饭后阿尔弗雷德才来找乔治。
“有没有可能,让所有帝国部队,都和橡团一样强大?”阿尔弗雷德监军,还有特殊任务。
“不太可能,橡团对于后勤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将橡团的标准推广全军,帝国无法承受。”乔治话没说完。
士兵的素质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俄罗斯的军官团队。
近卫军的后勤标准也不低,可是近卫军的将军们,宁愿把子弹堆在仓库里发霉,也不用于训练部队,乔治又能怎么办?
布鲁西诺夫告诉乔治,俄罗斯偏远地区的士兵,每年的薪水只有可怜的2卢布零10戈比。
军部给的薪水真的这么低吗?
不是的,军部给的薪水不低,而是被军官以各种理由克扣,士兵拿到手的就只有这么点。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乔治给探亲的士兵每人发50卢布,能得到士兵的集体效忠了。
“乔治,如果只按照普通标准,能到什么程度?”阿尔弗雷德代表沙皇发问。
“足够用来拱卫帝国!”乔治内心,并不像他的语气这样坚定。
橡团的特殊性,不仅在于最高力度的后勤保障。
橡团军官的廉洁,比后勤保障起到的作用更大。
乔治这个军团长不伸手,叶罗欣和德米特、瓦西里、安德烈就不敢伸手。
营长严格要求自己,下面的连长、排长更不敢放肆。
这样倒推的话——
不能推。
叶罗欣很谨慎,部队在移动的时候同样广撒游骑。
安德烈的部队善于伪装。
叶罗欣的部队也不差。
阿尔弗雷德找不到藏起来的士兵,安德烈的伏兵,却逃不过叶罗欣的眼睛。
都是老猎手,谁都别跟谁玩花样。
两军在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要赢得胜利,还是不得不正面强攻。
安德烈还是沉不住气,部队“伤亡”最先达到百分之五十,不得不退出战斗。
百分之五十的标准比较苛刻,一般情况下,部队伤亡达到百分之三十,就已经全线崩溃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却正常。
历次俄土战役中,俄罗斯都有部队在伤亡达到百分之七十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作战,真正做到了死战不退。
全军从上到下全部战死的例子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