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感叹完了之后,老皇帝便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卿家人等便张罗起来吧,我们武朝也的确需要更多的人才了!”
“吏部那边最近应该也多出来了许多的空缺吧?”
吏部尚书王玉山站了出来。
“陛下,京察之后,吏部这边统计了各地官员们的名录,如今我朝各地缺少县令,文吏着,共计一千三百余人!”
“县令以上官吏者,四百余人!”
老皇帝微微颔首,然后看向了翰林院编修赵志学,问道:“如今翰林院当中,可以出仕者几何?”
赵志学想了想,而后说道:“陛下,不过三百余人而已!”
老皇帝叹道:“我武朝官员想来也是不多了!既然如此,此番便扩招吧!”
老皇帝的话说完,底下的大臣们皆是露出惊讶的表情。
不过六部以及内阁这边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如今的扩招,实际上也是许多官员们早就能够想得到的。
京察一开,死伤一片!
这么多的官员空缺,自然是需要更多的人去补充起来的。
甚至这一次科举考试之后,许多人都不用去翰林院学习多长时间只怕就会立刻被委派到各地去做官。
而在翰林院里面待了不少年的老翰林们,这个时候也终于是碰到了机会,可以出去担任官员了!
当然,刚刚吏部所说的那一千多人当中,真正能够让翰林们去做官的,也不过只有几百人而已。
翰林可不是一般的职位,能够在会试当中考过的,出去了最起码也是一方县令。
至于那些县衙当中的教谕或者是文吏等人,许多都是翰林们不屑过去的。
当然,也有翰林们在翰林院里面实在是待不下去了,这清苦日子过得多了,他们也想要到各地去活动活动。
至少在地方上面,再怎么说也能够捞到一些银子。
这个时候,谢大绅却是在老皇帝说完了之后,上前说道。
“陛下,此番科举乃是几年以来我武朝的盛事,需要一人来领头为好!”
老皇帝的目光中带着一丝问询。
“谢卿家属意谁来领这个头?”
谢大绅直接说道:“臣认为太子殿下可以!”
“如此盛事,应当让储君历练一番,也好增长本事!”
老皇帝笑道:“谢卿家思虑周全,的确应该让太子历练一番,日后朝堂也好交予他手!”
“既如此,太子听旨!”
赵丹青一脸懵,怎么让她来带这个头啊!
这不是内阁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