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赵宁深深看了范翊一眼。
后者坦然道:“只要浑邪王想去,达旦太子就一定会抢着去。”
赵宁眼前微微一亮,“你已经做好了安排?”
“只等公子一声令下。”
赵宁不由得认真看了看范翊。
对方神情一如既往的认真,解释道:“萧燕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赵宁点点头,“很好。”
。。。。。。
次日上午,巴图来拜访赵宁,带了许多美酒美食。
赵宁跟他聊了半个多时辰。席间,巴图问起赵宁的来意,后者没有丝毫隐瞒,据实而告。
“这岂不是说,达旦部已经处于风口浪尖?”巴图的眼睛陡然明亮,里面看不到丝毫担心,反而充满希望。
赵宁叹息道:“只可惜可汗跟太子,都认为我是在胡说。”
“赵将军有什么证据?”巴图连忙问,“只要赵将军有证据,我必能说服可汗相信!”
赵宁摇摇头,惋惜道:“军国机密,哪里会有切实证据?不过,这个消息都是我们的探子用性命换来的,绝对属实!
“本将不妨明言,契丹部已经在调集兵马,他们将会挑起跟达旦部的战争,最后天元部则会以帮助契丹部的名义出兵。
“达旦部虽然强盛,但要挡住两大王庭的联军,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契丹部先出兵的事,是赵宁前世的记忆。
正因为那场战争,最初开起来是契丹部跟达旦部的争斗,大齐才没有及时应对。对大齐来说,草原两大势均力敌的王庭相争,必然互有损伤,他们乐得隔岸观火。
等到天元部族参战后,战争迅速结束,而这时大齐军队都还未调集完毕。
事后,天元王庭一直标榜自己是应契丹部所请,这才发兵相助,于是大齐朝廷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了契丹部身上。
两个大部族合兵,灭了一个大部族,虽然速度快些,但总比是一个部族轻易灭了达旦王庭,要让大齐容易接受得多,也不那么让大齐忌惮。
为了让大齐降低戒备心,天元可汗还导演了一出好戏:让契丹部跟天元部,在战后分赃、划分地盘的问题上,闹得很不愉快,彼此还战了一场。
彼此都更加谦卑寻求大齐朝廷的支持。
加上达旦部已经覆灭,无法更改,而大齐门第文官,不希望将门出兵草原,所以大齐王师的行动一再推迟,最后不了了之。
彼时,徐明朗平抚草原的策略,是激化契丹部跟天元部的矛盾,让他们彼此交战,大齐坐收渔利。文官们觉得这样最省力,施行起来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