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很清楚,沈易东此时才现身,并非是故意给我难堪,而是他刚才去探查了珀城的情况。
待他坐稳后,我再次发话:“好了,诸位,你们可以开始了,不必理会我。”
所谓的“开始”,自然是商讨如何进攻珀城的具体部署。
沈易东闻声,赶忙站起身来,对着我深施一礼,然后转过身去,毫不客气地对一众将领下达命令:
“此次进攻,将以虎翼军、兴宁军以及百林军为主力。
进攻时间依次为今日、明日和后日,如此循环往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战时应以唐军的降卒为主力,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我军的损失。
同时也是给唐军降卒表现的机会,若是有表现勇猛的士卒或者将领,希望各位将军不要可以打压,该赏就赏,该升就升。
另外,我们要同时围困珀城的四面城门,但只进攻其中三面,至于具体选择攻打哪一面城门,则由各军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至于伤员、攻城器械修复,则由陆将军负责处理。
还有,让弓箭手准备好绑上纸条的箭矢,每天射出一千支箭矢就可以。”
……
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所谓的箭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杀人武器,而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招降策略。
这些箭矢的箭头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它们并非正常的铁制箭头,而是没有箭头,最多只是把最前端修的尖锐一点。
这种木箭矢不仅重量更轻,而且在设计上也有独特之处。
虽然它们缺乏精准度和杀伤力,但却有着一个显着的优势——射程更远!
这些木箭矢的诞生,其初衷并非是要在战场上直接杀伤敌人,而是将携带信息的纸条射进城池之中。
这些纸条上详细地列出了各种诱人的条件和承诺,向城内的士卒、百姓以及世家们展示了投降伊国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城中引起一些叛乱和反响。
不求城内的人能够一举夺取城门,为攻城部队打开通路,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减轻攻城的压力。
此外,这种木制箭头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敌人无法将其回收利用。
即使敌人试图捡起这些箭矢并加以利用,由于其木质的特性,也无法对攻城的士卒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
很快沈易东就下完命令,他最后还看了我一眼,似乎在问我有没有什么要指正或者补充的地方。
见我轻轻点头,他下达最后的指令:“好,宋将军准备攻城。”
很多将领都离开了,只有沈易东、陆津风和百林军右将军河上痕。
见别人都走了,就他还留在这里,我不由得疑惑,看他好像还有话要和我说,还没等我询问,沈易东就开口:
“还不下去,我有要事与陛下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