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议在百官的一致反对下……同意了,他们或许忘记了我是怎么坐回皇帝的宝座。
当我想跟他们讲理,他们才能讲理。
当我不想的时候,他们最好别讲理,因为没有用。
当然,我还是强行找了一些理由。
比如,是为了快点结束战争,为了伊国百姓。
比如,是布氏太祖,他托梦给我,让我出征。
有时候说得越离谱,他们反而不会反驳,因为他们无从反驳。
……
我让钟尚书,是的,他重新成为了户部尚书,他接过左、右丞相的权力,处理朝廷的一切事务。
我之前找借口罢免左、右丞相,就是为钟尚书做准备。
他会很累,但没办法,我能相信的人太少了。
一些他难以决定、无法解决的事,可以交给皇后卿婉处理。
卿婉在这方面是一窍不通的,我同样让卿婉询问唐妙言的意见。
以唐妙言曾经阳州议主、圣女第一心腹、替圣女处理伊国众生教的身份,她确实可以解决一国之事。
之所以不让钟尚书直接交给唐妙言处理政务,那是因为唐妙言的能力太强了。
她有能做到处理一个国事务的能力,却也有鸠占鹊巢的实力,让朝中的百官们听命于她。
为了防止我出去一趟,回来发现京城已经不再姓“布”,我只能让唐妙言间接参与朝政。
为了不让卿婉和唐妙言穿一条裤子,我封已经两岁的布昭——我和卿婉的儿子为太子,特意让平乐侯——冯老爷参与朝政。
我的言外之意很简单,那就是,布昭会是下一任布氏皇帝,希望卿婉对唐妙言有所提防,希望冯老爷为他的外孙维护好伊国的安定。
同样,以冯老爷的商户出身,就算联合钟尚书,他想要彻底掌控伊国朝廷的权力,也得五到八年。
……
下了朝,我找来了萧破武,她不满的情绪毫不掩饰都表现在脸上,全伊国,也就只有她和太后敢摆臭脸给我看了。
“陛下,你怎么让我回来呢?我在前面打得正爽。”
我没好气的回答:“听说你差点死在归一门长老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