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喜躬身站在阶下,青布袍角沾着些微尘土,语气却稳得像城根下的老石:“公子,我等世族子弟,日夜思量的不过是天下安稳。”
“可如今看来,这安稳,唯有公子能给。”
“洛阳的朱雀大街该由您踏遍,九州的舆图该由您重整……若公子愿担此任,我等身家性命、田宅部曲,尽可听凭调遣。”
卜桓捏着书籍的手指猛地收紧。
他抬眼时,正撞进贾喜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头没有谄媚,只有一种近乎笃定的平静。
这平静像块石头,狠狠砸进他心里。
要说不动心?那是自欺欺人。
他自从来到洛阳后,跟着儒生读《春秋》,却总被父亲卜虎谩骂“跟个娘们似的,没有半点血气”。
在他看来,这主要原因,只因兄长卜崔,有一身能倒拽牛的蛮力……而自己和他比起来,却缺乏了这种野性。
但是他是看不起卜崔的,因为卜崔在办公的时候,只会各种吼叫,没有半点斯文,不像贵族,反而像一个山村莽夫。
其次在办公的时候,户籍账簿上的“户”与“口”都分不清。
但如此之下却能稳稳当当地站在储君的位置上,这可以说,让他十分的不公平。
多少次,他看着兄长在朝会上把“均田”念成“均甜”,如此之下,心里那点不甘便像野草似的疯长。
但是,心不平衡,又能如何呢?卜崔深得自己爷爷和父亲的喜欢。
反观自己,他们却认为自己,不成器……不过在他的心里,自己才是最成器的,卜崔才是不成器的。
若是让卜崔执掌天下,一个文盲,会把天下祸害成什么样子,他想都能想的到……
至于自己的父亲,其实他也是看不起的,其实要说文盲,自己的父亲卜虎,其实比卜崔好不了那里去。
其实卜虎也是半个文盲,为什么说是半个文盲呢,卜虎虽然不认识字,也不去看书,但是他喜欢听书。
经常让文人,儒生,名士,在他的旁边读书,他在一旁听着,当听到某个地方有问题的时候,他也会去询问。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卜虎也能在合适的时候,说上几句经典名句。
当然有这个习惯的不光卜虎,卜成也是如此,在他们卜家之中,能读书,认字的,其实只有他卜桓一人……
“可……若说夺位?”
他明白如果自己想当族长,那么必然是要弑父的。
夺位这两个字在舌尖滚了滚,带着血腥味。
他虽身上流着北蛮的血,自小听着族中“弱肉强食”的老话长大,可儒生,文人也教他的“父为子纲”还刻在骨头上。
不过他又想到了,在伏牛山的时候,自己父亲,命令下面的人,抽打自己八十鞭子,那是差点把自己活活的给抽死……
那样的杀意,他怎会忘?此时在他的心里,这是父亲想杀他,如此之下他反击又算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