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家人
此时阿柠已经正式受贵妃诰命,只等来年开春时再办封诰之仪,眼看到了年下,朝中诸事都要料理,李秉璋倒是忙碌起来。
他脸上的伤其实恢复差不多了,不过依然要包着,不让阿柠看,还因此要缠着阿柠,阿柠但凡说他一句,他都要一脸落寞,仿佛受了大委屈。
阿柠还能怎么着,只能让他几分。
有时候她觉得李秉璋也像个孩子,和那兄妹俩差不多,但她也只能认了。
李秉璋大部分时候都缠着阿柠,便是日常政务都要在函德殿办,有时候他批改奏章,就让阿柠陪在旁边。
刚开始时司礼监以及各处太监见了,都有些惊讶,不过都知道皇帝宠着贵妃娘娘,大家还能怎么着,当然是装聋作哑。
而且自打有了这位贵妃娘娘,皇帝脾性好了,大家日子都好过了。
李秉璋批改奏章时,也会问起阿柠的意见,比如哪里连下几日大雪,遇寒灾,该如何设置赈灾粥厂,又比如来年国库支度以及宫中各样预算等。
这些事有些是阿柠不懂的,自然不敢说什么,不过有些却是她能听懂的,或有些想法的,便从旁温言软语地劝,皇宫中各项用度其实可以俭省一些,反正宫中又没什么年轻妃嫔了,只有几位老太妃颐养着,花费并不高,所以该裁减的便裁减了。
甚至哪怕自己为贵妃,也不必非要摆出那么大依仗等等。
她的这些谏言,李秉璋都照单全收,于是干脆将往日积压的各样奏议都看过了,捡了容易施展的,全都抄录下来,并发放内阁决议。
不过几日功夫,便陆续有各样奏议被批核,并重新交由内阁,奏议中都是福泽天下的仁政,诸如下诏禁止鞭背和宫刑,废除亲军长期守城不得更换的旧制,允许各地卫军轮换守城等。
其中也有宫中节俭的新规,允许太监宫娥自行种菜供自己食用,准予更多宫人和亲人团聚,并在皇都外栽种桐树、棕树和漆树等,以用于宫中修缮用度,不再向百姓征收。
这些都是阿柠往日看到的,提议的,或者听宫人们私底下嘀咕埋怨过的,如今一一说给李秉璋,李秉璋都听从采纳了。
因为政令实施问题,也考虑到实际可行性,这些未必都能一一通过决议,不过至少提上议程了。
内阁诸官员见到这些批复过的奏议,自然一个个惊异不已,皇帝就这么突然转了性子?竟如此体贴仁厚?
震惊之余,隐约明白,这必是因了那位贵妃娘娘了。
贵妃娘娘出身太医院,原不过是寻常小医女,这诸般举措,若不是深知宫人苦楚,是上位者万万想不出来的,一时众人暗中称道,感慨不已。
阿柠自然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心思,她不过尽自己的本分罢了,况且这几日她越发忙碌起来。
如今她已陆续接手后宫事宜,恰逢年节,诸般琐碎,都要呈到她这里。
她虽有上一世的记忆,但其实并未真正身为主母打理过中馈,如今突然间打理后宫,也有些应接不暇,不过按照李秉璋的意思,凡事虽由宫中尚宫商议裁决,但最后都要禀到她这里来。
阿柠自然明白李秉璋的深意,他急于要为她立威,要让人知晓她是后宫之主,让
人不敢轻看。
其实谁敢轻看了她,上有李秉璋,下有太子和穆清公主,但凡会看眼色的都知道如今形势,内外命妇到了她跟前都是恭敬小心的,唯恐有什么差池。
诸皇亲国戚并封妇贵人,也都一一进宫拜见了她,安国公夫人聂氏也带着女儿露面了,不过因之前得了教训,如今灰头土脸,小心翼翼的,不过是匆忙走个过场就跑了,即使这样也难免引了一些背后的指指点点。
安国公府名声大不如前,人人都知道安国公已经失了帝宠,对此阿柠心中并无波澜,过去的总归过去了。
于阿柠来说另一个格外眼熟的便是睿王妃,这睿王妃和她也是自小认识,算是手帕之交。
当初人皆以为自己和睿王会结为连理,那时候尚在闺阁中的睿王妃还曾打趣过自己,谁想到后来世事多变,她自己竟嫁给睿王,成为睿王妃。
因为这个,昔日闺阁情意多少存了几分尴尬,至于后来自己出事,匆忙嫁李秉璋,对方也只按照寻常礼节送了贺礼,其它一概不提。
往事早已过去,今日的睿王妃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再相见,阿柠心中平淡,以礼相待,不冷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