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效果很不错,画面清晰,黑板上的公式都能看清楚,声音也清楚,没有出现对不上口型的现象。
这说明,这种“纪录片”可以做。
随后杨小涛让蒋伟将胶片拷贝一份,这是要交给七机部的,至于底片则是由机械厂保管。
这件事,因为涉及重要工作,电影厂内部也进行了保密工作,凡是参与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
所以最后的成片除了机械厂有一套,剩下的就只有七机部了!
为此,拿到成片的王老非常感激的给杨小涛打个电话。
当然,关于制片的费用问题,只字不提。
……
时间就在这种缓慢而紧张的节奏中一步步走完了四月。
在这段期间里,杨小涛的生活很是规律。
正常工作期间,早上来到机械厂就开始研究法兰西的机床。
下午时候,就研究直升飞机发动机。
有涡轮喷气发动机跟燃气轮机的帮助,杨小涛感觉快要触及到成功的门槛了。
到了晚上回家,继续学习相关空气动力学的理论。
周日的时候,上午听钱老讲课,下午则是留出半天时间陪陪家人。
当然,随着钱老课程的深入,现在再来机械厂听课的人没有前两次的多了。
毕竟来了也听不懂,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影响别人。
当然,现在为止还能继续留下并且听懂的,在这一方面都有了不少进步。
其中,接受能力最强的就是杨小涛了,如今对空气动力有了大概的了解,最起码不再是门外汉。
除此之外就是王旭山,毕竟他以前在合众国的时候就学过这个,如今在钱老的帮助下,进步飞快。
正是因为知识的提升,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开始着手设计飞机。
杨小涛有时候也会跟着参与下,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一些杨小涛提出的设计方向,也开始慢慢达成。
而在这段时间里,机械厂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其中有三件算是大点的事。
第一个是关于红星机电厂的成立,厂长由黄得功担任,陈老已经批准。
红星机电厂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七机部生产制造涡轮喷气冲压机。
专门给导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