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晨听了点头,“我听说了,不过那只是针对中医的,对制药来说,并没有做出规定。对我们的帮助不大!”
杨小涛没再多问,针对中医方面,他能做的就是支持真正有本事的人。
只是现在看来,中医想要发展起来,不仅要给中医定级,杜绝滥竽充数之辈,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医药体系。
只有药品得到了保证,才能推行下去。
这时,杨小涛脑海中想起一个名词,中成药。
未来,想要跟上发展,这种加工后利于使用的中成药,就得尽快搬上舞台。
颜晓晨说完法规的事情,孙艳接着说起体系的问题。
跟颜晓晨说的差不多,不过孙艳提出自己的意见。
“杨总,我们体系处经过上次对总厂的内审,尤其是整改工作,发现不能只让工厂进行整改,我们体系处也要参与其中。”
“因为很多体系文件,他们在不知道国标、法规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也是有问题的。”
“就像这次,我们针对制药厂缺失的体系文件,进行了初步拟定。。。”
孙艳说的意思很明确,制药厂缺少的体系文件有点多,在不清楚法规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体系处要承担更多的体系制定任务。
对此杨小涛没有意见。
不过杨小涛还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里面也有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你们做的体系规定就一定是对的?毕竟法规也是在改进的,也存在不切实际的要求。”
孙艳听了立马说道,“所以这就需要制药厂的同志来配合,指出存在的问题,一起修改。”
杨小涛点头,“这点可以执行。”
“如果人手不够,法规部帮着点。”
颜晓晨点头。
两人简单说完,沈荣便说起这次小组的安排。
这次主要是以三组为主。
组长谭月菲虽然是白景述推荐的,但在这段内审部培训的日子里,表现很出色。
沈荣也想借这次看看,对方会不会手下留情。
如果做不到认真公正,那这个组长,也不需要她了。
其他几个组还是来蹭经验,尽快了解内审流程,熟悉工作。
等三人说完,杨小涛对内审部最近的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