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前一刻才听程非和谢元提禀报昨夜追查的结果,看到了地契与印章等物证,下一刻,高振和陈国公就带着“谢首辅的惊天秘密”来了。
建德帝不窝火才怪。
当年先帝遵循皇后遗志,将彼时十来岁的建德帝封为太子,但却越发偏爱宠妃及其儿子肃王,逐渐被鼓动着,想要无故废嫡。
肃王自小聪颖,五岁便能吟会诵,机灵讨喜,朝中一时竟真有不少呼声与附庸,建德帝那时恐惧极了,最疼爱他的母后走了,他唯一能依靠的人,只剩自己的太傅谢严清。
先帝我行我素,哪管什么礼制法度,废嫡的旨意就差盖个印了,是谢严清带着人在书房阻止,后被以冲撞忤逆之名,硬生生罚跪了两日,跪到膝盖差点废了,才逼着先帝暂时收回了旨意。
建德帝不算冷血无情之辈,这些年虽因朝中的闲言碎语与民间流言,稍感不快,与谢阁老有所疏远,但他始终记得幼时被谢阁老亲自教导开蒙,少年孱弱时被扶持着站起来的情谊。
对谢首辅再感到不满,被身边的人催动得再想下手时,都因为这些情谊,按下了那些隐晦不光明的念头。
况且昨天在书房里与谢阁老一见,建德帝忍不住又生出了依赖之心,留下谢阁老在书房,郁闷地吐露近来的不顺心,被谢阁老轻轻拍着背安慰,一时又找回了几分少时与老师的亲密。
他这会儿正是看谢家顺眼、看高家不顺眼的时候。
——高振和陈国公一众怕的就是这个。
昨日在书房中会谈过后,高振和陈国公越琢磨越感觉不行,赶紧将一个阵地的朝臣们集结出去,选了近来风评最佳的素云斋,边喝酒边谈大事。
都这么多年了,建德帝对谢严清那老儿还是那般信重,真是岂有此理!
是时候有所行动了,否则等谢元提成长起来就晚了。
商议过后,高振与陈国公决定,明天趁早就动手。
因此一大早便双双前来面圣。
等待陛下召见的时候,俩人站在宫门内,心情颇好地聊着闲话。
陈国公含笑道:“高大人,听说令郎进了吏部,等此番结束,便是前途坦荡,一片光明,大有可为啊。”
高贵妃盛宠多年,不忘积极为母家谋划,不仅帮高振谋来个侯爵之位,还努力将大哥不争气的大儿子塞进了吏部。
也就是谢阁老刚告病远离朝堂那几日的事,吏部是谢阁老掌管的官署,想塞个人进去很不容易,高家也是瞅准机会,忙不迭把高士忠塞了进去。
高振摸摸胡子,明白他的意思,拱了拱手,呵呵笑:“吏部此前被贼子一手遮天,我等实在苦不堪言,如今有望解困,陈公尽可放心。”
陈国公和他对望着,意味深长笑着,也拱了拱手。
等待了片刻,方才进去传话的王总管回来,面色如常地请两人进去。
高振与陈国公心下更安三分,毫无防备地跟着他往书房走:“王总管,敢问陛下今日的心情如何?”
王总管思索了下,含笑道:“陛下的心情十分激越。”
十分激越?
俩人对视一眼,一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思忖过后,又觉得激越好啊。
激动之下,说不
定陛下勃然大怒,直接抄了谢家,把谢严清和谢元提下狱问斩呢!
一想到屹立在朝堂多年,对自己阻碍颇多的老不死终于要倒大霉了,俩人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但等到跨进书房,高振敏锐地察觉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