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需要若昂三世自己做,阿方索清楚明白地阐述了自己的需要,为若昂三世分析着利弊。
作为谈判能真正开始的第一个要求,他索要了整个港区作为暂时的领地,在其他战舰来不及赶过来的这个时候封锁着港口。
可以进、可以出,但港口的贸易、税收,都暂由他来接手。
毕竟他都已经表达了善意:他带回来的货物,卖出去之后所得到的财富,可以借给若昂三世先用来偿还对大明的赔偿。
这一天夜里的葡萄牙王宫里,若昂三世就需要做出有辱祖宗的决定。
阿方索只给了他一天的时间,先决定要不要谈判,要不要先把港区作为临时领地交给他。
这是阿方索认为的,若昂三世建立对他的信任所需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若昂三世应当亲自去港区,“欢迎并犒赏”远征将士们,处置这次带回来的“战利品”。
阿维罗带回的那本册子,若昂三世已经看了两遍。
他不能想象一个勋爵贵族只领取薪俸、没有封地的国家,他也不能想象一个存在手握大权的宰相却有无上君权的国家。
在他看来,如果设立了这个宰相,那么他需要先依靠阿方索,在短时间内压制住其他领主,还要面对他们与许多王室、领主之间姻亲关系带来的麻烦。
这不可能。
若昂三世认为阿方索是在骗他,庞大的东方帝国怎么可能是这样的?
除非他真的能够拥有强大无比的军队,而且绝对效忠于他。
现在,里斯本最强的军队力量在阿方索手上,阿方索绝对效忠于他吗?
这不可能。
但如果今天不做出决定,那么天知道阿方索会做什么?而葡萄牙即将永远失去来自东方的利益,还要因为暴露了虚弱,面对新的欧洲局势。
若昂三世有些绝望地闭了一会眼睛,睁开之后轻声开了口:“我亲爱的妹妹玛利亚在哪?”
……
对外,有一个故事版本。
曾经出发前往东方的阿方索子爵,在和东方的大明帝国经历了最初的摩擦之后,用了十年时间终于获得了大明的认可和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葡萄牙在海上扩张势力范围、碰触到东方帝国的疆域之后所产生的必然摩擦。
双方虽然有最初的不愉快,但是最终增进了了解,阿方索子爵更是以大明伯爵的身份带回了更加令欧洲兴奋的消息:贸易,更大规模的贸易!
英勇而有才干的阿方索,被若昂三世授予公爵,获得果阿和印度其他新开拓的殖民地作为领地。
而同时,为了应对这个彻底打通的东方商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若昂三世也将任命阿方索为总理国务大臣,进行改革。
改革的第一阶段,就是成立国务会议。这不同于目前只作为国王咨询、充斥着贵族的议会,这国务会议的大臣们,将打理殖民地越来越多的葡萄牙王国包括民政、财政、商业等在内的诸多行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