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这些知识,林凡前世在大学也学过一些基础,在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也在不断将自己知道的知识总结。
有时,当一个人足够闲的时候,曾经无用的知识也能凭着记忆的碎片一点点还原出来。
大宋的交流电是和蒸汽机一起诞生的,从那时起,工研司就有了专门的电学部门,从电化学,到电路,电学部都参与其中。
而林凡也将自己知道的电路等知识传播给了这些人,让他们自己研究。
然而,一些知识虽然写了出来,但并没有什么用。
毕竟,知识与知识是相通的,如果你没有三极管,你就难以实现一个能将信号有效放大的电路,进而无法将因距离衰弱的信号重新放大。
而做出二极管和三极管,就不是单纯的电学那么简单了,而材料研究一直是工研司最慢的研究,在这方面,林凡着实没有什么经验能帮上忙。
在这方面,靠得就只有工研司使用枚举法,林凡只能提示说二极管跟硅有关,慢慢研究就是了。
因为没有信号放大器,导致电学部做出的这个无线电收发装置,但因信号衰减几米就听不清楚了。
但即便如此,用电磁铁与永磁铁表达电信号的收信器与发信器却基本取得了成功,这也意味着在用电线连接的情况下,大宋可以全国通电报了。
“回想起来,这些年我们的生活也变了好大。”林凡说道。“最近晚上我都可以点着电灯办公了。”
“都是托凡哥的福。”
“不,是因为你们。
我只能从方向上给你们一些启发,但没有人脚踏实地的干,这些想法就永远不可能落地。”
在大宋,交流电与蒸汽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从蒸汽机出现的时候,火力发电就已经被利用起来。
通过电解还原金属,通过电机取代蒸汽机床实现加工,直到现在,灯泡开始诞生,因此,一些电线也从工业转入了民宅,取代了旧有的油灯,成为了照明工具。
时代的发展着实迅速,蒸汽机的时代还没过几年,内燃机和交流电,就仿佛要将大宋再推向下一个时代了一样。
只是,由于电的利用技术还太低,一时想取代蒸汽机还太困难,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宋应该还会处在以蒸汽技术为主的时代。
而就在这时,徐灿又突然凑到林凡,握住了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