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纷纷拱手,向苏泽自报家门:
“在下本科榜二,兴化府黄懋冲。”
“今榜第三,建宁府赵秉忠。”
“今榜第四,福州府黄志清。”
“今榜第五,泉州府楚东海。”
接着黄懋冲又说道:“编纂同年录的时候,也请解元郎费心了。”
苏泽不由的头大,他捂着额头说道:“四位兄台可否帮帮忙,这同年录的事情就请诸位帮忙了。”
四人疑惑的看着苏泽,同年录就是同科举人的同学录,这事情向来都是解元的特权。
登记同年录,就等于掌控了全福建八十九名举人的人脉资源,这种事情向来都没有假手他人的道理。
苏泽苦笑着说道:“在下诸事繁忙,实在是没有精力编写同年录。”
赵秉忠疑惑的说道:“乡试已经结束,吾等正是放松的时候,解元郎何事繁忙?”
苏泽只好说道:“治水。”
“治水?!”
众人惊呼道。
他们疑惑的看向苏泽,难道是解元郎家长有水患?
他们也曾经见家中长辈主持治理过小河,只当是苏泽要治的是家门口的小河。
作为读书人回馈家长,这种事情自然是正确的,只是四人疑惑苏泽竟然这么大方。
编写同年录,可不是简单的登基姓名,还要编写一大串的东西。
编写完毕字后还要找人雕版印刷,然后刊订成小册子,还要将这些册子送到所有同年手上。
没有半个月的时间肯定是弄不下来,苏泽急着返回南平治水,所以才委托四人帮忙。
苏泽说道:“苏某受人之托,要治家乡水患,所以参加完鹿鸣宴就会返回南平县,同年录的事情就劳烦诸位了。”
说完苏泽又从袖子里掏出银子说道:“编写同年录本是我的职责,如今委托给诸兄,这印版的费用就由我出了。”
四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收下了苏泽的银子。
既然事情自己做了,那就宣传钱是苏泽出的,也算是帮他扬名了。
乡试题名,虽然还不是金榜题名,但也是人间喜事,苏泽先是带着县学同学在福州府吃了几顿。
听到消息的于二公子也迅速出现,慷慨的帮着苏泽买了单,又带着苏泽一顿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