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可以坚持,那么,匈奴也会自然而然的增派人手。”
“……”
乌孙非他们的,对抗秦国的主力,还是要落在乌孙身上,因商道的缘故,乌孙之国多富裕。
维持一支数万人的精锐大军是绝对的支撑之力,真要竭力对抗秦国,抽调出来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也是不难。
那才是主要的力量。
乌孙国主的心思很重要。
近些年来,秦国之人在乌孙之地多有出现,也是多游说乌孙之国,希望乌孙之国同秦国的关系更为亲近。
匈奴亦是派人入乌孙。
……
诸方一处,反倒令乌孙国主的心思东摇西摆,至今都难以定下,好在……乌孙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没有大动作。
好,也不好。
都已经和乌孙国主说过了,不对抗秦国,将来等待他的就是沦亡,就是国祚不存。
就和他们在山东的国家一样。
只要可以抗住秦国的压力,那么,乌孙会得到许多助力,而且会越来越强大。
和匈奴联手,和西域的一些小国联手,足堪应对。
秦国,无论如何,不会派出太强的力量出河西。
乌孙国主……太优柔寡断了一些。
接下来需要继续派出得力之人游说乌孙。
“这个乌孙国主……我觉没有什么继续劝说的必要了。”
“他摆明了要收好处。”
“觉得我等好像在庇护他身下。”
“我意……将他直接杀掉。”
“扶持一位亲近我等的人登位国主之位,那个时候,乌孙之事,就轻松容易了。”
“如何?”
“也是最为直接的法子。”
“也能够逼迫匈奴派来更多力量。”
“……”
劝说乌孙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