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朱元璋以雪恨的语气痛贬一通,康熙心里怎么都不舒服。
可站在朱元璋的立场上一想,也的确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算了算了,自己是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不要太过于强势了。
“面对吴三桂的步步进攻,康熙也调动大军赶到湘地。
而且康熙深知大清无法同时抗衡如此之多的叛军。
于是他选择了抓主流放支流的打法。
对于祸首吴三桂是往死里打,其他叛军则是采取分兵击之兼以分化拉拢的手段。
战争持续数年,陕地的王辅臣率先战败重新降于清廷。
有了王辅臣的打头,耿精忠拜给清廷之后也选择了再度归顺。
再然后就是尚之信。
随着其他势力或被剿灭,或投降清廷。
起兵反清的基本只剩下了吴三桂这一颗独苗还在坚持。
不过他的势力也在清廷的围剿之下逐步开始了收缩。
如此战争又持续了两年之久,双方在湘地来回的拉扯。
也许是吴三桂自知时日无多,于是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在衡州称帝建国,国号大周。
同年吴三桂病死,叛军群龙无首乱成了一团,清廷趁机收复了不少失地。
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继承帝位却仍旧不能逆转颓势。
只能一路撤回根据地云南,凭借天险继续阻挡清军的进攻。
不得不说云南之地的确是易守难攻。
吴世璠愣是又坚持了三年,最后才在清军的围困之下选择了自杀身亡。
平定三藩前后历时八年,最终以清廷的胜利而告终。
不过因兵祸带来的严重后果缺需要很长时间来抹平。
康熙也因为三藩之乱发觉了许多问题。
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整饬吏治、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
也间接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