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离咱们最近的宝泉钱庄。周围临近的是大通寺、净业寺、云泉寺等九家寺庙。按照属下的预估,真要有什么麻烦,让他们联手赔出四五千两,应该不成问题。彼此分担之下,他们虽然肉疼,但也不会伤筋动骨。”
“所以咱们可以把宝泉钱庄的交易份额就定为五千两,每天存储在宝泉钱庄的宝钞和银两不能超过这个数字,以免出了问题。”
“若是银两或者宝钞的比例差距过大。可以由千户所这边统一押解运输,及时将白银或者宝钞拿回来。”
裴元听了问道,“那为何不把京中寺庙按照规模大小均分,这样一来,也免得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管理起来也很麻烦。”
云不闲连忙解释道,“属下这是按照距离远近分派的。这些寺庙担了干系,必然就会上心钱庄那边。”
“寺庙里别的不多,年轻力壮的和尚不在少数。真要遇到有人哄抢闹事,这些寺庙也能及时支援,如此一来也能多了一重保障。”
这个逻辑就很简单。
每个钱庄背后有八九家大的寺庙,这些大的寺庙又各自有奉养的勋贵豪绅,谁会为了钱庄里的几千两银子,一下子得罪这么多人?
裴元听了满意,这何止是多了一重保障啊,还多了一重掩护。
裴元已经把自己和盟友的钱都套现出来了。
如果这次宝钞的炒作顺利,把宝钞的价格牢牢地守在“五贯兑换一文”之上,那这些钱,裴元就能落袋为安了。
如果没能守住“五贯兑换一文”的防线,裴元还要拿出一部分出来兜底。
所以即将投入市场的宝钞和银两,都是从和尚那里拿来的。
这些僧人出面经营和保护,这很合理吧?
裴元作为朝廷层级的监管部门,对此进行工作指导,也很合理吧?
这里面可没有他裴元的一张宝钞,一两银子。
他裴千户清清白白,经得住都察院的调查。
云不闲又继续道,“除了这十三家钱庄,围绕着这些钱庄还有大大小小的寺庙有高利贷的营生,能够进行银钞的通兑。”
“这些寺庙里作为这十三家钱庄的延伸,可以进行银钞通兑的业务,赚取小额的佣金。”
“这样一来,咱们看似少赚了不少的佣金,但是这些寺庙有自己的影响范围,咱们钱庄的兑换比例,可以借助这些触手,直接影响到大半个京城。”
“与那些损失的佣金相比,银钞兑换比例的定价权,无疑会价值更大。”
裴元没想到云不闲这么快就帮自己搞出这么一个层层迭迭的架子。
只要这个架构运转起来,就是一个成熟又可靠的稳定通道了,这对他以后的计划,可是巨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