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来说说价格问题吧,罗·罗的报价是1吨当量10美元,希望我们不要有太大出入。”
话题突然转到报价上面,谈判的气氛才终于营造出来,其他两方都还有些迟滞。
<divclass="contentadv">虞院士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该报个价,但考虑了一番还是保持了沉默。
联合矿业则在讨论这个价的可行性。
按照罗·罗的报价,一颗1500万吨当量氢弹就是1。5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
客观来说,这个价格不贵,氢弹能拿来交易就是有市无价,放到其他国家都得求着买。
但自家人知道实际情况,不说国内造一颗也就一两千万人民币,罗·罗这个按当量收费的模式就很耍流氓。
氢弹的当量在一定范围内和成本没多大关系,多放一点氘化锂6的事而已,76年国内核试验打算炸一颗500万吨当量级的氢弹,结果真实威力超过了1000万吨,说明其威力主要还是看布置方式和对氢弹的理解程度。
再者11亿一颗也太贵了,都是这个价的话也得两百亿,不管是林炬还是其他人都在疯狂摇头。
最后吴懿只得回答道:
“我方对于贵司的报价方式有所异议,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希望控制的成本范围,联合矿业希望单颗1500万吨当量级氢弹的价格在1亿人民币以内。”
这下轮到了罗·罗的谈判团摇头,报价直接腰斩到17,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康纳当即就流露出一种“谈崩了”的表情看向其他人,然后谈判团的几人又互相交流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他说道:
“1500万吨当量,8000万美元一颗,至少购买五颗,这是最低的价格。”
吴懿都不用和其他人交流,草草算了一下数字就表示了无法接受。
双方差距实在太大,联合矿业希望把最终的所有支出加起来都最好限制在20亿人民币以内,采购核弹最多给出去15亿,双方的报价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番僵持后他们都把目光看向了虞院士,后者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核科学……华核公司认为在月球上使用的核装置可能与大气中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实际环境判断后才能给出具体报价,所以我们暂时不给出报价。”
虞院士的本意是怕乱出价给联合矿业添乱,所以随便想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吴懿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外面肯定也都知道联合矿业在国内的关系,报价多少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已经在惋惜好不容易嘤国佬凑上门结果就这么合作流产了。
然而谁知道在虞院士说完以后罗·罗那方的航天专家霍普金斯突然出声附和道:
“对,是这样,我们是根据大气层内的核装置结构报价,月球上使用的成本肯定不一样,我们刚刚估计的价格可能有错误。”
霍普金斯突然发言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但更奇怪的是他旁边的两人居然也在点头。
史蒂文森:“看起来的确是这样,虞院士真不愧是华国伟大的科学家,他想的比我们周到的多。”
康纳:“我们刚刚犯了个错误,这真是让人遗憾,我为刚刚的不愉快感到抱歉。”